“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学教学整合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导思想。 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媒体来进行教育设计,教育活动。 4.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认为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高度的科学性。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中应充分强调展示的知识和传授的方法的科学性。 也应遵循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灵活有效的把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 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直观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拓宽的时空,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高效的传输的特点,能直观地、大容量地为学生展示知识,增强知识的可接受性。 3.趣味性原则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将死的生物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赋予他们生命力。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主体性原则 实验中应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进而内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部分国内外理论文献和国内外有关生物 学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主要文献,并上网随时注意更新。 2.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问卷,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严格的进行了规范化的调查,确保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并对比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行动研究法。 在方案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改进方案和对该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修改,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4.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修改课题方案,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整合之课堂教学模式。 六、研究内容和成果 教师改 变传统的 “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 ”那种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现或创设具体生动的形象或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构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学教学整合之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的基本框架: 感受情境 提出问题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 展示成果 交互评价 课堂延伸 应用成果 课堂模式教学的基本步骤: 1.感受情境,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作过这样的论述: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数学和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老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进步。 ”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对象是生物,那是一些具有丰富多彩生命特征的物体,大多是学生用肉眼不能看到或由于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所限没能看到的,比较抽象。 无论在新授课前的复习,还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大多采用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去体验、感受教学情境,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会立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更多的教会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 2.互动探究,解决问题 生物学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要求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生物学教学整合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75 受助对象 62 24 14 6. 对义工的认知程度:从义工的基本情况、社会功能、工作方式、专业化程度、义工的服务治理来看,人们对于 义工有着普遍的良好认知,但从历史纵向来看,根据以往的数据对比,这种认知在下降。 低 中 高 政府 工作人员 20 52 28 社工 39 36 25 义工 4 13 83 社工 、义工 机构 38 34 28 受助对象 46 30 24 7. 对“社工
前,举手敬礼。 他严肃地看了他俩一眼: “ 我命令你俩,马上去给我采一筐桑树叶子来,要 干净 ,要 肥实。 ” 这里他突然想起了什么。 警卫员回答: “ 在方圆两公里之内我们找了一圈,没有桑树,所以 ……” 另一警卫员说: “ 西边倒是有三棵桑树,但被炮火打得光秃秃的了,树上一片树叶也没有了。 ” 第一次采桑叶 他锁着眉头,没吭声。 过了半天,才又轻声说道: “ 你俩再去一趟,要扩大搜索的范围。
责,达到了预期效果。 年级管理、班级管理逐步规范化。 各年级各班积极响应学校“三风”整改号召,按照德育处入学教育的安排意见,以班级整顿为重点,扎实进行了四周的入学教育工作,极大的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西和一中学生违纪处罚暂行规定》,了解和掌握了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 ( 2)各班都结合各自实际,有计划地进行了班风整顿
设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 来给课文分段吗。 第一段: ( 1—— 3) 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遇到难题) 第二段: ( 4—— 5) 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获得启示) 第三段: ( 6—— 7) 想一想,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而现在却遇到了难题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 2自然段)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 4自然段) 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 5— 8自然段)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第 9自然段)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能找出 文中对他的评价吗。 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今天我组织勤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