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2016届生物课件(22)种群和群落内容摘要:

1、高考生物(新课标专用)专题 22 种群和群落 5二 科学备考 一套5.3就够了专题22 种群和群落全 五年高考人 三年模拟 4轧介重合俩考点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1.(2015 北京理综,4,6 分) 大蚂蚊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 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个 10 mx1l0 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记 在开始实验 后的第 1 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定时灌溉驱走大蚂蚁 增加70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不灌溉驱走大蚂 2、蚁 减少2 年模拟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夫答案 A,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土壤含水量和大蚂蚁的存在都影响了小蚂蚁的活动范围,进而影响了小蚂蚊的数量增长 ,A 错误,C .D 正确;实验各处理区均设7个 10 mx1l0 m 观测点,这种调查方法是样方法,B 正确 年模拟2.(2015 广东理综,4,4 分)如图表示在一个 10 mL 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 确的是 ( )SS 14和 1210X 8电 3、6蜂,4型 2可 o几 00 ”10 2 30 4和 5 6 70盘 培养时间()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 V =NoA 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 120 000 个 7年模拟 科学备考 一套5.3就够了霍答案 D 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故增长缓慢,在接近K值时 ,种内斗争加剧 ,增长速率变小,A错误;在封闭培养体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S型增长 ,不适用*了型增长的数学模型,B 错误;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C 错误;由图知,K值为 12x1 000x10= 120 000(个) ,D正确。 年模拟3.(2014 福建理综 4、,3,6 分)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1000种子划发数症作 动前数这ao 4碟名株数愉4 人A_央 人701北点地梅5年问种群数量变化A.1972 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 1975 年低B.1971 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二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5 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从答案 B 由图可知,1972 年每样方中种群密度大于 1975年的,所以 1972 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的生存斗争程度较 1975 年高 5、,A 错 间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数量不呈*S型增长 ,D 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 ,应取全部数据的平均值,C 错误;分析图可知,每年的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B 正确。 二 4.(2014 广东理综,6,4分)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虫以落叶松 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 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里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一一幼虫刻度。 一松针长度。 40王强局最大松针长度(mm) 幼虫密度(头/kg松枝)6 1970 0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二夫答案 B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幼虫的密度呈周期性波动,A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多少,而图中落叶松是一个物种,故B 错误;幼虫的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 正确;由图可知幼虫的数量变化并不会立即影响松树的松针长度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D 正确 En司东远主雪六安神癌区条及和补知密度调查可相关向重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难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