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力锅炉安装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合同评审的 范围 、内容 合同控制适用于公司对 锅炉安装 合同的评审及管理。 各项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在 以口头方式接到 安装项目 而对要求没有书面说明的情况下,公司应确保 安装项目 的要求在其接受之前得到同意。 任何与投标不一致的合同的要求已经得到解决。 必须具有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 顾客的履约能力。 、修改、会签程序 由于某种原因要求合同变更或作废,对修改后的合同应重新评审。 评审时,合同修改内容所涉及的相关部门,责任人必须参加评审。 合同的修改,须经双方协商同意,并在《合同修订通知单》上签字或加盖专用章后生效,并及时通知到有关部门。 合同经本公 司和顾客签字盖章生效后,由 办公室 内勤人员负责填写《 锅炉 安装 合同 台帐》分类管理,合同完成后,全部有关合同资料办公室 内勤人员统一归档保管。 合同在实施过程中,本公司和顾客有权监督或检验合同执行情况,如发现问题任何,一方可提出权益交涉,确保合同顺利进行。 安装 合同的评审资料由 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汇总存档 ,保存期限为七年。 目的 保证 锅炉安装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各项活动在受控情况下完成。 并且保证企业的 安装 技术水平能够满足设计图样的要求。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锅炉 安装 设计控制和验证。 设计输入是设计的主要依据。 设计任务书或技术协议、用户委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4 章 合 同 控 制 修改状态 1 共 2 页 第 2 页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5 章 设 计 控 制 修改状态 1 共 2 页 第 1 页 托书、合同评审结果等。 计输入文件尽可能将所有要求定量化,内容包括:设计依据、产品用途、主要性能指标、产品基本结构、主要参数、技术经济分析、安全法规要求、采用标 准等。 技术 科 必须核定外部的文件及有关要求,对不完善的、不清楚的或矛盾的要求会同输入方协商解决。 设计输出是表明能否满足设计输入要求而输出的一系列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设计输入的要求; ② 规定或引用验收标准; ③ 符合有关法规要求; ④ 明确与安全和产品主要功能关系重大的设计特性,制定 安装 质量标准,并传递到生产、检验等有关部门。 所 有设计输出文件在发放前应予评审。 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进行设计验证,包括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以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该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设计验证应予以记录。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以验证原计算结果和分析的正确性。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5 章 设 计 控 制 修改状态 1 共 2 页 第 2 页 将新设计和已被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 所有的设计更改和修改在实施之前,都应由授权人加以确定并形成文件。 设计更改应进行认真地识别和评审,必要时还需经过验证,以确保不因更改带来新的 安装 质量问题。 外 来设计文件由技术 工艺科 组织各环节责任人进行会审,由总工程师批准,保证各部门和班组在质量体系运行中使用有效版本。 、安全技术规范 技术工艺 科 负责对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收集、管理和实施。 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和实施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规定》相关规定执行。 目的 本章对锅炉 安装 使用的 钢板、钢管、锻件、螺栓、焊接材料、 安全附件及其它受压件 (以下简称材料 )采 购、接货、验收、保管、发放、材料代用、材料标记等控制要求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职责作出规定,以确保锅炉 安装 所用的原材料准确无误,并具有可追溯性。 材料、零部件采购 安装 材料 、零部件 仪表 质量控制系统对采购定货、验收入库、材料使用、资料归档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合格供方评审 1)供应 科 应对锅炉 安装 常用材料、零部件 、安全附件 的供方进行调查,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6 章 材料、零部件控制 修改状态 1 共 4 页 第 1 页 填写评审的有关资料。 2)材料责任师应对合格供方的资质进行审查,质量保证工程师进行审定,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建立合格供方名录,采购人员应在合格供方内进行采购。 如遇特殊 情况,应经材料责任师同意后,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允许采购,但应补充评审。 材料的采购 1) 供应 科科 长应对采购计划的技术要求、规格、型号及数量的准确性、合同的合法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2) 供应 科 材料采购员按照采购计划到评审合格的供方进行采购。 采购员不得擅自更改所采购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因故必须更改的,应按《材料保管与发放管理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3)供方提供的材料 、安全附件等 必须符合规定。 材料证明书 合格证 内容齐全、清晰、且品种、规格、批号与实物一致。 材料到货后,供应 科 采购员将到货清单、质量证明书 合格证 等有关文件交到供应 科库管员办理交接手续。 库管员核对无误后, 填写《物质入厂检验通知单》,连同质量证明书或产品合格证报检验 科 办理检验委托手续。 检验 科 检验员接到《物质入厂检验通知单》,首先进行质量证明书 合格证 和材料上的标记进行核对,对质量证明书 合格证 的项目、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外观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材料表面质量检验。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6 章 材料、零部件控制 修改状态 1 共 4 页 第 2 页 经材 料责任工程师确认的合格材料,检验员出具《物资入库通知单》,库管员将材料检验编号 对 实物上进行标记,并经材料检验员确认。 库管员将材料分类存放。 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检验员出具《不合格材料处理单》,在实物上作出明显的“不合格”标记,经材料责任工程师确认后移交供应科,采购员按规定办理退货或索赔等工作。 库管员将不合格材料隔离存放在“不合格区”。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材料质量证明书、各种材料验收检验报告、记录,由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保管。 焊接材料的进货检验应符合《焊接管理规定》。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6 章 材料、零部件控制 修改状态 1 共 4 页 第 3 页 材料标识 材料标记的移植程序、方法及位置,按照《检验与实验控制管理规定》的内容执行。 安装维修 过程中,标记由操作者移植,检验人员核对后给予确认记录,始终保持可追溯性。 材料的保管 库管员对原材料及外购、外协件的保管负责。 材料责任工程师应每季度不定期检查材料保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 议。 库管员应分别建立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台帐,载明材料库存和发出的动态信息,并确保帐、卡、物一致。 台帐做到清晰、数据齐全、正确,收发平衡。 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 材料责任师应定期检查材料保 管与发放情况,发现材料标记不清或脱落等问题,应及时核对并予以解决。 材料应按类别、规格等分类存放,并具有追溯的识别标记。 要加强对库存材料表面质量的保护,特别是对不锈钢材料的表面质量保护, 防止磕、碰、划伤。 库管员对 材料、外购零部件、 安全附件 的发放负责。 材料责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6 章 材料、零部件控制 修改状态 1 共 4 页 第 4 页 任工程师应每季度不定期检查材料发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发放材料时,应按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的移植工作。 一般情况下,有库管员进行移植,材料检验员确认,应做到能根据材料标记查出材料原始证明书、编号材料的炉批号等,以保证材料的追溯性。 代用图样规定的钢材时,应取得技术 科 门同意。 锅炉 安装 主要受压元件,受压元件和非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按《 材料保管与发放管理规定 》中有关材料代用的规定程序审批。 1)生产供应 科 根据 技术工艺 部 编制的锅炉 压力容器 产品材料 、零部件 表,编制 采购计划,由采购人员在合格供方内进行采购,采购按照《管理规定 》的有关规定执行。 2)所采购的原材料 、零部件 、焊接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采购人员无权擅自更改材料、牌号、规格。 3)采购的材料 、零部件 要求标记清晰、牢固,有齐全、正确、清晰的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合格证 ,且品种、规格、炉批号与实物一致。 目的 对锅炉 安装工艺 文 件进行控制,对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实施管理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等做出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锅炉 安装、 维修、 改造 中工艺文件的编制实施进行控制。 满足锅炉 安装 的要求。 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及产品图样编制相应工艺文件,通过验证满足 安装 要求,工艺文件由工艺责任人审核,由总工程师批准。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7 章 作业(工艺)控制 修改状态 1 共 1 页 第 1 页 ,必须切实执行。 在产品安装维修 过程中,由 检验科 检验员负责对工艺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工艺纪律检查时间、人员:每月进行一 次由工艺责任 人 牵头,设计、质检、生产相关人员参加的对工艺执行情况检查。 检查的工序,检查项目、内容:检查工艺规定范围的内容,检查主要受压件工艺项目及其工艺内容。 、模具的管理 根据产品图样,由技术工艺 科 对产品的工艺装具进行设计,必要时可外购,由生产供应 科 组织生产,由技术 科 、生产 科 、质检 科 组织鉴定、验收,由技术工艺 科 建档,并检修。 严重偏差或无法检修的应 报废。 工装、模具的设计、制作及检验,工装、模具的建档、标识、保管、定期检验、维修及报废等。 工装的管理由设备部门负责,应建立工装台帐,对工装统一编号,并定期对工装的精度进行检验和验证。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7 章 作业(工艺)控制 修改状态 1 共 1 页 第 2 页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8 章 焊 接 控 制 修改状态 1 共 2 页 第 1 页 目的 对 锅炉安装 焊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焊接满足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合同及顾客要求。 范围 适用于锅炉 安装维修改造 受压元件或受压元件 与非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控制,非受压元件的焊接也参照执行。 焊接责任人应根据焊接人员的基本情况,编制焊接人员培训计划交由 办公室 实施。 焊接人员的培训考核结果报焊接责任人。 焊接责任人负责焊接人员的持证资格及项目的审查,并标识持证人员。 焊接材料的控制 焊接责任人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焊接材料的采购计划。 生产供应 科 根据采购计划实施焊接材料的采购,报检、入库、烘干、发放、回收并记录 检验科 负责对购入的焊接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试验并 记录。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工艺指导书,应由焊接责任责任人提出,并符合《蒸规》附 录 工 和 JB4708 的相关要求,结合企业现有的工艺评定文件。 技术工艺 科 的相关专业人员,根据焊接责任人提出的项目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 生产供应 科 根据指导书实施工艺评定试件并记录。 检验科 负责对焊接评定试件进行检验、试验并记录、报告 ,并对 评定 试样归档、 保存。 焊接责任人审核 、检验、试验报告后交总工程师批准,并依报告编制相应的焊接工艺文件。 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的覆盖应满足本企业所 安装 的各种 锅炉安装维修焊接所需要的焊接工艺。 质 量 手 册 章 节 号 第 8 章 焊 接 控 制 修改状态 1 共 2 页 第 2 页 焊接工艺的编制应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要求。 产品的施焊记录应包括所焊产品的编号具体的焊接位置、时间、焊接人员姓名及标识代号。 焊接设备的选用应符合焊接工艺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