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应考策略专题点睛 (4)力学实验内容摘要:
1、专题 1 应考 策略 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接通电源 , 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后 , 再放开小车 , 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 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 即时间间隔为 T s 5 0.1 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四、 是指所选纸带上的点迹清晰 适当选取计数点 , 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 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 带处理 (如图 1所示 )图 1v E 29. 90 1 3 10 22 m /s 0 . 8 4 m / s a 3 T 2 40 13 . 15 10 29 m /1 . 5 9 m / 实验二 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 2、对拉 , 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对拉过程中 ,读数相同 , 则可选;若读数不同 , 应另换 , 直至相同为止 同一次实验中 , 使橡皮条拉长时 , 结点 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 在 60 100 为宜 数时应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 , 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 , 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 绳套应适当长一些 , 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同一次实验中 , 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 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 , 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实验三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 如图 3所示 )图 木板有一定倾角 , 连上纸带 , 不挂托盘 ,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即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 只有如 3、此 , 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近似认为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 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 , 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 并应先接通电源 , 再放开小车 , 且应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 图象时 , 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 , 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的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打点计时器平面与纸带限位孔调整在同一竖直方向 , 以减小摩擦阻力 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 , 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 , 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 , 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验中 , 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 , 且保证纸带竖直 , 待接通电源 , 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 , 再松开纸带 下落高度时 , 要从第一个打点 4、测起 (第一个点的判断依据:第 1、 2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约为 2 并且各点对应的下落高度要一次测量完 速度不能用 v n gt n 或 v n 2 gh n 计算 , 重物下落的高度 而不能用 h n 122n 或 h n v 2n2 而不是通过纸带计算出的加速度值 , 因为通过纸带计算出的加速度是包括了阻力在内的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而不是重力加速度 本实验不用测量重物的质量 , 因为要验证 m gh n 12m v 2n 只需验证 gh n 12v 2n 即可 . 探究 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 ,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5、 , 如 图 4(a)所示 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 , 结点到某一位置 O, 此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和两细绳的方向 点热身精练 1 2图 41 2(1)b)所示 (只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一部分 )则 _ 确位为 , 读数时估读到下一位 , 读数为 2 (2)小明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 , 应该使结点拉到 _,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实验运用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 效果要相同 , 应拉到同一位置 , 并记录力的大小与方向 (3)在本实验中 , 若保持 2的大小不变 , 则下列关于这两个力的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的大小随 2的夹角在 0到 180 之间时 , 6、夹角越小 , 合力 2的大小总是小于合力 的大小不一定大于 2的大小1 2解析 两力大小一定求合力时 , 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 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合力 可以大于分力 , 也可小于分力 , 还可以等于分力 2.(1)“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 物体受力的关系 ” 的实验装置如 图 5甲 所示 ,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 ,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z,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 , 每 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 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 该小车的加速度为 _ m/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 51 2解析 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 , 求解加速度用公式 x 关键弄清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 , 如果每 5个点取一个点 , 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t 0.1 s, x ( 10 2 m, 代入可得加速度 a m/ 得加速度 a m/(2)甲 、 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 , 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 , 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 ,研究 加速度 的关系 , 分别得到 如图 6中 甲 、 乙两条直线 乙用的小车 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为 甲 _乙 .(选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 图 61 2答案 大于1 2。(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应考策略专题点睛 (4)力学实验
相关推荐
1、专题 1 应考 策略 方法技巧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 , 各分运动独立进行 , 互不影响 , 合运动由几个分运动叠加而成 (2)等时性:若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 , 合运动与分运动是同时进行的 考点 9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二、物体的曲线运动注意 运动合成时 , 速度 、 加速度 、 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运动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1、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 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专题九 人与脊椎动物的稳态和调节专题十 植物的刺激调节第五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返回目录教师知识必备【 网络构建
7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二、问题探究: 本文使用了李大钊自己的一些文章、被捕以后的自述以及当时的一些新闻报道等。 请找出这些资料,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个 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 ?他 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 朗读教材的第 13段 ……
1、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 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专题三 酶和 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二单元 细胞代谢返回目录教师知识必备【 网络构建 】返回目录教师知识必备1在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时,主要考查温度、 物浓度
【 提示 】 非常形象地体现出了袁隆平得到“野败”时那种欣喜和喜悦之情,并把这种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用这种写法来形容更加新颖别致,吸引读者,表情达意更加深刻。 3. 考察野生水稻非常艰苦,也相对单调枯燥,但在作者笔下却显得生动活泼,请找出有关的描写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如文中的第 8段,以环境衬托人物愉悦的心情,反映袁隆平等乐观的精神 —— 将单调枯燥写成了趣味盎然的生活场景。 12~
1、专题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返回目录真题聚焦拓展核心考点整合知能矫正提升返回目录考 )。 )。 )。 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专题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1 2015安徽卷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 4 一定浓度的 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