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铁肩担道义1内容摘要:
因为你们绞死了我,便绞死了共产主义。 ” 最后,奉系军阀采用从欧洲进口的刑具,以最残忍的“三绞处决”法,对李大钊进行了整整 40分钟的绞杀。 英勇就义的路友于、李大钊、张挹兰(中立者) 临刑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绞死李大钊的绞索 ——革命博物馆革命文物 001号 杀害李大钊等烈士的绞刑架 关于朱志敏 朱志敏,男, 1953年 9月生,吉林省海龙县人。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与政治研究所教授。 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已发表 《 论五四时期的平民主义思潮 》 、 《 五四时代民主观念的特点 》 、 《 李大钊与胡适 》 、 《 毛泽东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 等论文数十篇,并出版 《 五四民主观念研究 》 、 《 李大钊传 》 等学术著作。 现为北京市李大钊学社理事。 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李大钊的。 【 提示 】 是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第一部分( 1~ 8),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前国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 9~ 26),是全文的重点。 讲述了李大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 第三部分( 27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哪些高风亮节。 【 提示 】 文章主要是通过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的讲述,来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 1)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 ( 2)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 3)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文本探究 ( 4)他在狱中写的 《 狱中自述 》 ,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 5)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备选:李大钊亲自参加“三一八”游行示威,在革命形势危难关头,正确分析斗争形势,保存革命力量,为推倒段祺瑞政府起了一定作用。 白色恐怖下。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铁肩担道义1
相关推荐
1、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 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返回目录教师知识必备【 网络构建
1、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 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专题十三 考纲规定的基础实验及实验设计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返回目录教师知识必备【 网络构建 】返回目录教师知识必备1教材中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器材
高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 蓟中作 高 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又名 《 送兵还作 》 作者: 高适 , 字达夫 , 郡望为渤海蓓县。 天宝八载 (749), 得睢阳太守张九皋力荐 , 举有道科 ,授封丘尉。 天宝十二载(753), 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 ,
描写 三、 梦游之 吟 (叹) —— 议论、抒情 (梦前) (梦中) (梦后) 梦游历程 梦中仙境 梦中惊醒 意境赏析 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意境有何特点。 如何写的。 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思考 每一部分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 信 难求。 越人 语 天姥, 云霞明灭 或 可睹。 ” 信: 语: 或: 确实 谈到、说起。 有时 瀛 洲 天姥山 — 虚 — 实 陪 衬
动词 ( 1)试使斗而 才 ( 2)旬余, 杖 至百 ( 3)大喜, 笼 归 ( 4) 上 于盆而养之 ( 5)儿 涕 而去 ( 6)自 名 “ 蟹壳青 ” 有才能 用杖打 用笼子装 装、放置 流着泪 命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 7)细 疏 其能 ( 8)故天子一 跬步 ( 9) 裘马 扬扬 ( 10) 独是成氏子以蠹 贫 以促织 富 ( 12) 仙 及鸡犬 陈述 走半步一步 穿着皮衣 骑着马
1、专题 2 细研评分细则,临场再练答题规范1.“ 只看公式 , 不看文字 ” 原则老师要求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 列公式一定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 这是对的 但其实 , 高考物理大题进行评分时 , 文字说明是没有分的 , 也就是说 , 你写了 , 不多得分;不写 , 也不扣分 所以 , 在高考答题时 , 对于不确定该写什么文字说明时 , 不写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 , 能写出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