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7课原毁4内容摘要:
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 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 与人为善 第二段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 详 ,其待己也 廉。 › 详:周详、周全。 › 廉:少,意为要求低。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 要求自己很低。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 自取 也少。 › 自取:自己得益(收获)。 (对人要求)周详了,所以人们难以做好事; (对自己要求)低了,所以自己的得益就少。 己未有善,曰: “ 我善是,是亦足矣。 ” 己未有能,曰: “ 我能是,是亦足矣。 ”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 (却 )说:“我擅长这个,这也就够了。 ”自己没有什么技能,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 ” 外 以欺于人 ,内以欺于心,未 少 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 已 廉乎。 › 以:来,表目的的连词。 › 欺于人:欺骗别人。 › 少:稍 › 已:太、甚,表程度的副词。 对外 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这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低了吗。 其于人也,曰: “ 彼虽能是,其人 不足称 也; 彼虽善是,其 用 不足称也。 ” › 不足称:不值得称赞(称扬)。 › 用:功用,本领。 他们对别人,说: “ 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道;他虽然擅长这种技能,但这种技能的作用不值得称扬。 ” 举其一,不 计 其十,究其旧,不 图 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 闻 也。 › 计:考虑。 › 图:考虑。 › 闻:名誉、声望。 指摘别人一个缺点,忽略其他众多优点;追究人家的过去而不考虑人家的现在,生怕别人有了好的声名。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这不是要求别人太周全了吗。 夫是之 谓 不以众人待其 身 ,而以圣人望 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 谓:称做,叫做。 › 身:自身,自己。 学 .科 .网 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 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对待(苛求)别 人,我没有看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第二段段意 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待己廉:低标准、无要求 责人详:高标准、苛责人、惧人闻达 (同第一段形成古今鲜明对比,揭示出当时毁谤成风的情况。 ) 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 › 对人求全 —— 压制人才 › 责己太宽 —— 骄横自是 第三段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根源就是说的怠惰和忌妒啊。 怠者不能 修 ,而忌者畏人修。 › 修:学习,求进步。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7课原毁4
相关推荐
不会陷入困境。 见小利不动心,见小祸患不回避。 小利小患,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 然后,才可以去对付大利大患。 只有善于培养本领,而又不轻举妄动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 因此,忍耐一次,可以支付上百次的勇敢行为;冷静一下,可以制止上百次的轻举妄动。 兵 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 出 而 用之,彼将不与我 校 ;吾之所短,吾蔽而 置 之,彼将 强 与吾 角 ,奈何。 ”曰:“吾之所短
争道,马匹互相踢踏,于是狠很地打了一鞭子,鞭子就断成了五六节。 (省略句 +倒装句:争道(于)长乐坂下 =(于)长乐坂下争道)五六:数词活用为名词, “五六节 ” 翻译方法: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删、补、换、调、变。 复述故事情节: 卖鞭 —— 买鞭 —— 视鞭 —— 濯鞭 —— 鞭折 二、复述寓言,把握鞭子特点 其首:拳蹙而不遂 其握:蹇仄而不植 行水:一去一来不相承 其节:朽 黑
”望不可得,那就给他 写封信 ,倒一倒内心深处的苦水,或许会得到某种慰藉,可是他的行踪不定 ,“山长水阔 ” ,信往哪儿寄 ?无从寄,又 加了层痛苦。 我国古代艺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 这个 思妇 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没有给读者作任何审美提示,全由读者自由联想。 而她对丈夫的 刻骨思念 ,这种思念对她的 煎熬之苦 ,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 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1、成才之路 数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 选修 2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三章章末归纳总结第三章典例探究学案2自主预习学案1自主预习学案1 复数代数形式 z a a、 b 必须先化成代数形式 2 复数表示各类数的条件 , 其前提必须是代数形式 z a bi(a, b R), a 0且 b0, 注意虚数与纯虚数的区别 3 复数运算的法则 , 不要死记硬背 , 加减可类比合并同类项 ,
1、专题 2 细研评分细则,临场再练答题规范(20分 )(2015天津理综 12)现代科学仪器常利用电场 、 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 7所示的多层紧密相邻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 电场与磁场的宽度均为 , 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 、 磁场的边界互相平行且与电场方向垂直 m、电荷量为 层电场左侧边界某处由静止 释四、电学计算题题型示例放 , 粒子始终在电场 、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 —— 早年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20岁到 34岁走上仕途,参加政治革新时期) “重屯累厄,数之奇兮” —— 中年四处漂泊,频繁贬谪( 35岁到 57岁,历时 23年的贬谪时期) 3 、天与所长,不使施兮” —— “ 晚年不甘沉沦,抱恨洛阳( 57岁到71岁去世,晚年时期) 围绕铭文,课文回顾了传主仕途的三个阶段,让我们探讨 传主刘禹锡“祺”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