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应考策略专题点睛 (10)选修部分内容摘要:

1、专题 1 应考 策略 方法技巧十、选修部分选修 3 3选修 3 4选修 3 5内容索引考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 )考点 2 阿伏加德罗常数 ( )考点 3 布朗运动 (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选修 3 分子模型: a. 球体,直径 d 3 6 V 0 ; b . 立方体,边长 d 3 V m ( 气体 ) m 分 M m N N A N A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证明 扩散越快;颗粒越小 , 温度越高 , 布朗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 实际表现 的分子力 是它们的合力 . 引力和斥力 2、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 变小 , 但斥力 比引力变化得快 . 分子间的作用力跟距离的关系如图 1所示 , 图中斥力用正值表示 , 引力用负值表示 , 即分子力 考点 4 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 )在一定状态下 , 气体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在某个值附近 , 速率离这个值越远 , 具有这种速率的分子就越少 , 即气体分子速率总体上呈现出 “ 中间多 , 两头少 ” 的分布特征 温度和内能 ( )(1)分子动能: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分子平均动能 (2)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的相对位臵决定的能量 其关系曲线如图 2所示 图 2(3)物体的内能:物体所有 3、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体积及物质的量有关 晶体和非晶体 、 晶体的微观结构 ( )考点 7 液晶 ( )(1)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晶体内原子排列是规则的 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 .(2)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 , 外形不规则 , 原子排列不规则 .(3)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 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液体与气体考点 8 液体的表面张力 ( )(1)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 , 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表面张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 , 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 , 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 ,表 4、面张力越大 气体实验定律 ( )考点 10 理想气体 ( )考点 11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 )(1)气体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 (等温变化 ): C或 查理定律 ( 等容变化 ) : C 或 p 1p 2 盖 吕萨克定律 ( 等压变化 ) : C 或 V 1V 2 (2)一定质量气体的不同图象的比较类别图线 特点 举例p 中 ,即 离原点越远p T(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 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不变 C 或p 1 V 1T 1 p 2 V 2T 2 . 考点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如果系统和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 , 那么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 (W)加 5、上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 (Q)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U)U W 系统内能增加 , U0;系统内能减小 , 系统向外界传热 , 系统对外界做功 , 碰后 , 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 且 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 动能不增加:即 E E E E 或12m 1 v 21 12m 2 v 2212m 1 v 1 212m 2 v 2 2考点 3 氢原子光谱 ( )(1)氢原子光谱线是最早发现并进行研究的光谱线 , 这些光谱线可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示: R (1m 2 1n 2 ) 式中: m 1,2,3, 对每一个 m, 有 n m 1, m 2, m 3, 构成一个谱线系 10 6、7 m 1(里德伯常量 ).(2) 巴耳末系:巴耳末系是氢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1 R (122 1( n 3, 4 , ) . 考点 4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考点 5 氢原子的能级 (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 它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 , 该学说的实验基础是 粒子散射实验:用 粒子轰击金箔 , 发现大多数 粒子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 少数发生偏转 , 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 个别的发生反弹 .(2)玻尔理论 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 能量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其他状态叫激发态 . 跃迁假说: 7、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要辐射 (或吸收 )一定频率的光子 , 即 En(mn). 氢原子的能级图 , 如图 1所示 考点 6 原子核的组成 、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 原子核的 衰变 、 半衰期 ( )(1)原子核的组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 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 10 15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 射线 、 射线 、 射线 . 射线是高速氦核流 , 电离本领强 , 贯穿本领弱 , 一张纸就可将其挡住 .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 电离本领弱 , 贯穿本领强 , 可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 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 电离作用很弱 , 贯穿本领很强 , 8、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 4 ) 衰变 : A 4Z 2 Y 42 衰变 : 1 Y 0 1 e 考点 7 放射性同位素 ( )考点 8 核力与结合能 、 质量亏损 ( )(1)人工转变的典型方程: 卢瑟福发现质子14 7 N 42 17 8 O 11 H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42 94 12 6 C 10 n 约里奥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 , 同时发现正电子 l 42 3015 P 10 n 3015 P 3014 0 1 e (2)衰变典型方程:238 92 U 234 90 42 23490 23491 0 1 e (3)核力:原子核内部 , 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 9、力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力 , 在它的作用范围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 . 核力是短程力 , 作用范围在 10 15 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无论是质子间 、 中子间 、 质子和中子间均存在核力 .(4)结合能:由于核力的存在 ,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 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 , 要吸收同样多的能量 (5)质量亏损: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叫核的质量亏损 .(6)质能方程: E E 裂变反应 、 聚变反应 、 链式反应 ( )(1)重核的裂变: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而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 35的裂变 反应235 92 U 10 n 92 10、36 141 56 3 10 n. (2)轻核的聚变:某些轻核能够结合在一起 , 生成一个较大的原子核的核反应 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的聚变反应 :由于轻核的聚变需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 , 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 31 H 42 10 n. 考点 10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 黑体和黑体辐射 ( )考点 11 光电效应 ( )考点 12 光的波粒二象性 、 物质波 ( )(1)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是一份一份的 , 每一份叫一个光子 , 一个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 , 即 E )光电效应的规律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c,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 c, 才能发生光电效 11、应;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的 , 发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0 9 s;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 , 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与接线柱 c、 用一定 频率 的单色光 灵敏 电流 计 而用另 一频率 的单色光 灵敏电流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点热身精练图 21 2 3 则电流方向一定是由e G 3 4解析 由于电源的接法不知道 , 所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某种频率的单色光 , 电流计 知 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 时 , 电流计 知 所以 1 2 3 4 某种频率的单色光 , 电流计 知 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 时 , 电流计 知 所以 所以 故 A、 1 2 3 4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 不能判断出用 一定没有发生光电效应 错误 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 则电流方向一定是由 e G 正确 3 4答案 )子的发现 3 4解析 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 粒子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 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 卢瑟福就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学说 正确;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