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版高考一轮 11.2《世界重要地区》ppt课件内容摘要:

1、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 第二讲 世界重要地区 重要地区之(一) 东南亚 重要地区之(二) 南 亚 重要地区之(三) 西 亚 重要地区之(四) 非 洲 重要地区之(五) 欧洲西部 重要地区之(六) 拉丁美洲 重要地区之(七) 两极地区 考纲展示 东南亚、西亚 北非、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第二讲 世界重要地区 东 南 亚 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1) 位置: ( 2) 范围: 2 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 , _ _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气候湿热 _气候 _气候 河流众多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 2、湍急, _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水能 3 人文地理特征 ( 1) 人口特征:以 _ _ 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 _ ;华侨众多。 ( 2) 经济特征 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 _ 产区 工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 _及河口三角洲;岛屿上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稻米黄种人 佛教 河流沿岸 特别提醒 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 “ 海上生命线 ” 的原因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3、是东南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 “ 十字路口 ”“ 咽喉要道 ” 之称。 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石油、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输送,此海峡被日本视为 “ 海上生命线 ”。 ( 201 4 上海高考 ) 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读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解析 南 亚 1 地理位置 ( 1) 经纬度位置: 南亚主要位于 0 35 N 以及 60 E 97 E 之间,北回归线和 80 E 从中间穿过。 ( 2) 海陆位置: 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 4、_ , _ _ , _ _。 ( 3) 国家位置: 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 4 个,分别是 A _ , B _ _ , C _ , D _。 印度洋 阿拉伯海 孟 加拉湾 印度 巴基斯 坦 尼泊尔 不丹 ( 4) 重要性: 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2 地形与河流 ( 1) 三大地形区: 方位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北部 _ 海拔高,在 1 000 势落差大 中部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在200 势低平 南部 _ 海拔较高,上部平坦开阔 喜马拉雅山地 德干高原(2) 三条河流:印度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3 气候类型及分布 5、 (1) 三种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 气候;西北部地区为 气 候;北部山区为 气候。 (2)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受北移转向的 _ _ 影响。 (3) 降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夏季 7 月 多,冬季 1 月 少空间分布:沿海、迎风坡多恒河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高原山地 东南信 风 4 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 1) 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 2) 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印度洋 6、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 3) 气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 6 9 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 6 9 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 4) 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 特别提醒 在南亚的国家中,孟加拉国的洪涝问题最为严重的原因 (1) 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2) 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 地处孟加拉湾顶端, 7、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 2015 江苏高考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 “ 中巴铁路 ” 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下图为 “ 中巴铁路 ” 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 1) 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_ _ _。 ( 2) 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 _ _ _ 、_ _。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_ 、_。 ( 3) 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 _ 、_ _ 、 _ _。 ( 4) 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_ 、 _ _。 ( 5)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随着人类 8、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_ _ _ _ _ _ _。 解析 西 亚 1 重要位置 “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 ( 1) “ 两洋 ” : E 印度洋、 F _。 ( 2) “ 三洲 ” : A 亚洲、 B _ _ _ 、 C 非洲。 ( 3) “ 五海 ” : 阿拉伯海、 红海、 _ _ _ _ 、 黑海、 _ _ _ ( 湖泊 )。 ( 4) 重要海峡: D _ _ _ 海峡。 2 石油资源丰富 ( 1) “ 三个最 ”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大西洋 欧洲 地中海 里海 霍尔木 9、兹 ( 2) “ 三条线 ” 、 ( 3) 主产国 _ _ _ 、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等。 沙特阿拉伯3 干旱的气候与灌溉农业 大部分属于 气候, 比较发达,农业多分 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热带沙漠 畜牧业 4 数量稀少的河流 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河、尼罗河等。 5 “ 阿拉伯世界 ”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 _ ,三 大 宗教都把 看作 “ 圣城 ”。 伊斯兰 教 耶路撒冷 特别提醒 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 ( 2013 上海高考 )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家纷至沓来 据此回答 ( 1) ( 2) 题。 ( 10、1) 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 A 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 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 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 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 2) 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 A 油气资源 B 水能资源 C 森林资源 D 水产资源 解析 非 洲 ( 一 ) 自然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与轮廓特征 ( 1) 经纬度位置: 本区主要位于 30 N 与 30 S 之间,以及 10 W 与 40 E 之间,_ 从中间穿过。 ( 2) 海陆位置: 西侧为 a ,东侧为 b ,东北以 c 为界与西 亚相邻。 ( 3) 轮廓特征:海岸线平直,半岛、海湾很少。 最大岛屿是 11、d ,最大半岛是 e ,最大海湾是 f _ _ _ ,世界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有 h。 赤道 大西洋 印度洋 红海 马达加斯加岛 索马里半岛 几 内亚湾 好望角 2 地形与河湖 ( 1) 地形特点:以 为主,地势由 向 倾斜。 ( 2) 主要地形区: A :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 而形成。 B , C , D。 高原 东南 西北 刚果盆地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 3) 重要河湖: _ 向北注入地中海,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_ 向西注入大西洋,为 _的河流 _ 向南注入几内亚湾 _ 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 _ 由凹陷盆地形成,是非洲 _的湖泊 _ 位于东非裂谷带,由板块 12、断裂下陷形成,是非洲 _的湖泊 尼罗河刚果河 水力最丰富 尼日尔河 赞比西河 面积最大 维多利亚湖 坦噶尼喀湖 最深 3. 南北对称的气候 ( 1) 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 气候类型 形成原因 _气候 常年受 _的控制 _气候 常年受 _和信风带控制 _气候 受 _和 _交替控制 高原山地气候 地势高 _气候 受 _和 _交替控制 热带雨林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 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中海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热带草原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 2) 分布特征:呈明显的 _ 分布,而且南北大致 _。 4 “ 湖光山色 ” 的东非裂谷带 ( 1) 南起 _ 河口,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北经 _ ,一直延伸到西亚的 _ 附近。 它是地壳水平运动拉伸断裂形成的,为世界大陆上最大的裂谷带。 ( 2) 非洲的大部分湖泊集中在东非裂谷带及其两侧,呈串珠状分布,如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等。 ( 3) 东非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非洲最高峰 ( 死火山 ) 就位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