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生物 4.3《群落的结构》优秀ppt课件内容摘要:
1、复习: 种群: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浮游植物、植食性鱼、浮游动物、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浮游植物、植食性鱼、浮游动物、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 2、塘中有哪些生物。 、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 中 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叫做 群落。 思考 1: 下列能构成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木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D 一、群落的概念 研究池 塘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思考 2:群落水平上研究什么问题。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 3、为 丰富度 二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群落的物种的组成 优势种 : 群落中种群数量较多,起到主要作用的物种。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武夷山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5000种 动物 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 三 指 不同物种种群 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阅读 72页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资料 1: 2、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 ,不能正常生长 4、的是 _。 3、 试分析高斯实验 , 这两种草履虫在生物学上的属于哪种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讨论: 1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为什么。 双小核草履虫 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 大草履虫 双小核草履虫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竞 争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时间 B A 数目 2)势均力敌型 1)力量悬殊型 2、竞争的结果 : 常表现为 ,有时表现 为一方占 ,另一方处于。 1、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_和 _等。 资源 空间 4、能量关系图 相互抑制 优势 劣势甚至灭亡 竞争 3、数量坐标图 C A B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捕 食 捕 食 2、 分析猞猁 5、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 ,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猞猁和雪兔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 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 , 使他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整个种群可以处在相能稳定的状态。 4、 资料 1和资料 2中 , 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资料 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 , 另一方处于劣势 , 最终灭亡。 资料 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捕食 A B 时间 数目 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 2、数量关系图 3、能量关系图 A B 1、特点 一种生物(寄生者) 6、寄生 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 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 以维持生活。 寄 生 菟丝子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 虫草蝙蝠蛾的幼虫 在土壤越冬时被 虫草属真菌 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被破坏,残留外皮。 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子座,似直立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B 寄生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时间 B 寄生虫 生物数量 A 宿主(寄主) 1、特点 2、数量关系图 3、能量关系图 B A B A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 7、和根瘤菌 互利共生 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蚂蚁与蚜虫 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因些我们经常称这种关系为“互利共生”。 生物 B 生物 A 生物数量 时间 数量上两种生物 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 互利共生 1、特点 2、数量关系图 3、能量关系图 A B 0 0 0 捕食 竞争 共生 A B C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答案: 1、寄生 2、互利共生 3、寄生 4、捕食 8、5、竞争即时练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 2、类型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1、垂直结构 光照强度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 2、水平结构 原因:地形、光照、湿度、人和动物等因素的影响 现象:镶嵌分布 2、类型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 结构 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 垂直 结构 植物分层: 9、 决定因素 现象: 动物分层: 决定因素 现象: 分层 光照强度、温度 栖息空间、食物条件 镶嵌分布 地形变化 土壤温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的不同 本节课内容总结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 以上都正确 D 2、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 , 以下不正确的是 ( ) A 在垂直方向 ,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 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 在水平方向上 , 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C 当堂检测 3、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 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 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 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A。(人教版)必修三生物 4.3《群落的结构》优秀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 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 1讲 细胞的增殖 第 4单元 第 1讲 细胞的增殖 考情概览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考情概览 纲解读 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命题趋势 一、细胞周期及影响因素 1 .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2 . 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 1 . 趋势分析 :本专题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 有丝分裂过程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考趋向于借助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 并结合减数分裂进行考查。
屡 道 于两府间:名作动,取道,来往。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 时事 :当时的事。 具 食与乐( yu232。 ) :准备。 5、 因 拔所佩刀断一指:于是,就。 6、 一 座大惊:全,整。 7、皆 感激 为云泣下:感动、激动。 8、矢 著 (zhu243。 )其上砖半箭:加在 …… 之上
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 九 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调节 1 作 用: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 方式: 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 优点 第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第二,商品生产者
有尽有 B. 辟 开辟 复辟 辟谣 精彩透辟 C. 拓 开拓 拓片 拓荒 拓宽思路 D. 脉 动脉 山脉 脉络 含情脉脉 A 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妍媸毕露 瀚藻 出类拔萃 B.温柔缱绻 洗练 含辛茹苦 C.涉笔成趣 悲怆 心急火燎 D.宛然可见 累赘 稗官野史 A 3.选择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粗糙 妍媸毕露 应运而生 轻歌曼舞 B.润色 文意枯索 长足发展 不瘟不火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公社】 本营养物质第三章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课时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第三章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激趣入题1新知识 预习探究2新思维 名师讲堂3新考题 随堂自测4新提升 达标作业5新视点 专家博客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激趣入题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公社】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中含有的糖类、油脂、蛋白质
1、有机化合物第三章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第三章第 2课时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新情境 激趣入题1新知识 预习探究2新思维 名师讲堂3新考题 随堂自测4新提升 达标作业5新视点 专家博客6新情境 激趣入题 酵母分为鲜酵母、干酵母两种,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叫做 “ 取之不尽的营养源 ”。 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