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1内容摘要:
、 高远 的天空、 哀鸣 的猿啼、孤零冷落 的小岛、 水落而出 的白沙、 低飞盘旋 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展示一幅 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秋景。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 55岁(逝世前 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 酬而产生惆怅;也可以感到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 “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猿鸣 —— 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 比喻孤独无依。 飞鸟 —— 落木 ——。20xx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登高1
相关推荐
1、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前, 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 南京条约 到 辛丑条约 的 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 19亿多银元,相当于 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 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 10月 9日 500 19 16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 为了遏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 《 登高 》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雁 归来。 —— 晏殊 《 浣溪沙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 《 一剪梅 》 结论:过雁象征思念、离愁 黄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 《 醉花阴 》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一叶知秋
着兵器 惠王 孟子 民不加多。 (移民移粟)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不可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巧设圈套) (走进圈套) 孟子比喻说理的妙处 一、热点问题,便于启发 二、避其锋芒,迂回说理 三、作好铺垫,便于析理 施仁政 行王道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以时入山林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勿夺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 保民、富民 养民、教民 (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 数罟 不入洿池 斧斤 以
1、第 17课 解放战争 要求: 1、共产党领导的战役 2、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3、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 谁 在竭力争取和平民主呢。 谁 在阴谋发动大规模内战呢。 “和平 民主 团结” 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会谈 纪要,即双十协定 党派名称 人 数 国 民 党 8 共 产 党 7 民主同盟 9 青 年 党 5 无党派人士 9 反动力量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苏必修五]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充满激情 渊博而有创造性 富有同情心 罗素是一个具有崇高的人格 和博大的情怀之人。 4.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有三个理由: 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 给作者解除孤寂; 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苏必修五]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整体感知
赞其功 颂其德 1 2 73 8 9 理清文章脉络 (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 ) 小 结 文本探究 一 刻骨铭心 永志不忘 万分悲痛 讳饰(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的修辞):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痛惜崇敬之情 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3月 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