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7课《解放战争》同课异构课件(1)内容摘要:

1、第 17课 解放战争 要求: 1、共产党领导的战役 2、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3、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 谁 在竭力争取和平民主呢。 谁 在阴谋发动大规模内战呢。 “和平 民主 团结” 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会谈 纪要,即双十协定 党派名称 人 数 国 民 党 8 共 产 党 7 民主同盟 9 青 年 党 5 无党派人士 9 反动力量 人民力量 中间力量 政协代表人数统计表 1946年 6月, 全面内战爆发 一、内战的爆发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初期 力量对比 军队 国 共 人口 3 亿 多 1亿多 控 2、制地区 大城市及主要交通线 中小 城市 及 农村 装备 现代化武器装备到牙齿 小米 加 步枪 外援 美 国 援 助 自力 更生 万 430 130 万 敌 强 我 弱 时间 地区 重点战役 结果 粉碎敌人全面进攻 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1946年 夏 中原 华东 晋冀鲁豫 晋绥 莱芜战役 新开岭战役 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 歼敌 70多 万人 1947年春 陕北 山东 青化砭 羊马河 蟠龙镇 沙家店 孟良崮 收复和解放了 150多座城市 重 点 武汉 南京 我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一、内战的爆发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刘邓大军 3、千里跃进大别山 内线作战: 外线作战: 指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的作战 指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攻,属于战略进攻性质的作战 军队数量 装备及战斗力 群众基础 共产党 迅速增加, 280万人 建立了炮兵和工兵,战斗力提高 完成土改农民支持 国民党 迅速下降,365万人 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 人民反对,处境孤立 一、内战的爆发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战役 经济上:当时东北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 , 其中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60%以上 , 工业产值占 4、全国的80%。 铁路 占全国的 50%以上 , 公路占全国的 50%, 另外还有广阔的航运网 , 许多优良的港湾。 战略上:如控制了东北就可以使东北和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 , 并有一个兵源充足 , 物资雄厚的后方 ,摆脱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局面。 军事上 , 中共在东北的力量强于国民党。 中共进行战略决战,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战略 决战 (长 春 沈阳 营口 锦州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战役 时间 1948年 9月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47万多人 解放地区 东北全境 歼灭或俘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战略 决战 ( - 5、碾庄 双堆集 徐州 陈官庄 肢解敌人 各个击破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战役 时间 1948年 9月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47万多人 解放地区 东北全境 歼灭或俘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11月 月 55万多人 长江以北 中下游地 区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等 战略 决战 大同 石家庄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塘沽 (1949、 1、 31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战役 时 6、间 1948年 9月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47万多人 解放地区 东北全境 歼灭或俘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海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11月 月 55万多人 长江以北 中下游地 区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等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年11月 月 52万多人 华北全境 陈长捷等 一、内战的爆发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战役 1949年 元旦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 蒋介石:“求 7、和”声明 毛泽东为什么 又要提出和谈。 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苦难 蒋介石为何下野 李宗仁为何愿意 和谈。 企图与共产党 划江而治 国共北平和谈的结果怎样。 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内战的爆发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战役 渡江战役 江阴 湖口 南京解放 国民党 发动内战 危机四伏 统治结束 重庆谈判 政协会议 共产党 争取和平 粉碎进攻 准备内战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 陈谢兵团 陈粟部队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中国人民政协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一、内战的爆发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战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