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ppt课件内容摘要:
1、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解疑合探重难释疑学科素养技巧方法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 1 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学习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 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2. 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3. 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 重点 )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 饱和溶液中的可逆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中 , 溶液中的固体溶质 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固体溶质表面的 过 程 一 直 进 行 , 而且两种过程的 相等 , 于是饱和溶液中的 和 固 体 溶 质 的 都保持不变 , 由此可知 , 固体物质的溶解过程是 过程。 可表示为:固体溶质 溶解结晶溶液中的溶质。 溶解结晶速率 浓度质量 可逆 2、2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 可逆反应 在 下 , 既能向 方向进行又能向 方向进行的反应。 (2) 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 , 把几乎完全进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 , 用 “ ” 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例如: 4= =。 同一条件 正反应 逆反应= 3 可逆反应的特点 1 以下几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 为什么。 (1) 6 6H 2 O 光合作用氧化作用6O 2 C 6 H 12 O 6 (2) H 2 I 2 2 【提示】 (1) 不是可逆反应 , 因为条件不同。 (2) 是可逆反应。 2 对于可逆反应 2 O 2 2S O 3 , 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 1 3、8 O 2 , 足够长时间后 , 18 O 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为什么。 【提示】 可逆反应是一个既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 进行的反应 , 在混合气体中充入18O 2 后 , 反应生成了含有18O 的 , 分解又生成了含有18O 的 和 O 2 , 所以一段时间后 ,18O 存在于 、 O 2 和 中。 二、化学平衡状态 1 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 , 其反应过程如下: 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2 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 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 时 ,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或 保持恒定的状态。 相等 质量浓度3 特点 “ 五 4、大特征 ” 可逆 3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 正、逆反应速率为 0 吗。 【提示】 平衡状态时 v 正 v 逆 0。 4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 浓度相等吗。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也不再变化吗。 【提示】 浓度不再变化 , 但浓度不一定相 等 ,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1 易误诊断 (1)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 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 ) (2)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 各物质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 ) (3) 根据化学方程式 3 2 N m o l m o l ) (4)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 ,合成氨反应中若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5、状态 ( ) 【答案】 (1) (2) (3) (4) 2 下列为四位同学对 “ 化学平衡状态 ” 的 理解 , 其中理解正确的同学是 (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乙和丁 【答案】 D 3 在一定条件下 , 某容器中充入 2合成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开始反应时 , 正反应速率最大 , 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 ,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 最后减小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 , 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 最后保持恒定 D 随着反应的进行 ,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 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解析】 随着反应的进行 ,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 后保持恒 6、定 ,但最后不可能减小为零。 【答案】 B 4 在一定温度下 , 向 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2和 2 发生如下反应: O2(g) 2NO(g) 2g) , 此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的是 ( )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 2 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 1 时生成 2 mo l 析】 A 项 , 该反应气体数目有变化 , 当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 , 必达平衡; B 项必达平 衡; C 项中 , 其比例是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 不能反映量已固定 , 所以 , 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 项 , O 2 的生成是逆向反应 , 生成 是正向反应 , 比例 7、1 2与化学方程式系数相符 , 必是平衡状态。 【答案】 C 学生分组探究一 可逆反应 第 1 步探究 问题引入 , 自主探究 1 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提示】 同一条件下 ,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 电解水生成 H 2 和 O 2 , 点燃 H 2 和 O 2 的混合物生成水 , 二者互为可逆反应吗。 为什么。 【提示】 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也不是同时发生。 第 2 步阐述 要点归纳 , 深化知识 1 可逆反应的特征 (1) 正反应和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否则 , 不是可逆反应。 (2) 正、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 (3) 反应物和生 8、成物共存 , 且无论一种反应物如何过量 , 其他反应物不可能反应完全。 2 可逆反应中示踪原子的存在 当可逆反应: 2g) O2(g) 催化剂2g) 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向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18一段时间后 , 3 可逆反应中各成分物质的浓度 ( 物质的量 ) 范围 分别假设反应物、生成物中某 ( 投料 ) 相对较少物质完全反应 ,浓度为 0 , 其他物质剩余浓度为最小极限 ,另一方各成分浓度则为最大极限,一种物质的浓度范围在最大 ( 小 ) 极限之间。 第 3 步例证 典例印证 , 思维深化 在 一 定 量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 N2(g) 3H2(g) 2 g)。 已知反 9、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 1 、 0.3 、 0.2 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 .2 L , .6 L B C L D .4 L 【解析】 反应为可逆反应 , 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种物质的转化率都小于 100 % , 所以 A 、 D 错误;从题给量的关系知无论反应进行到 什么程度 , c (N 2 ) c (H 2 ) 1 3 ,。 【答案】 B 第 4 步运用 精选习题 , 落实强化 1 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 逆反应的是 ( ) 2= = = =2 浓 ) 2= =2 = =2 2 2 22催化剂2催化剂2S B C D 【解析】 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同时向两 10、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答案】 C 2 14 与碳在高 温条件下发生反应 :14 C 2C O , 达到平衡后 , 平衡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 ( ) A 14 B 14 、14C 1 4 、1414C D 14【解析】 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 反应并没停止 , 而是一种动态平衡 , 所以 14 C 在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答案】 C 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 2 (g) Y 2 ( g) 2Z (g) , 已知 X 2 、Y 2 、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L 1、 0.2 m o l L 1、 0.2 L 1,在一定条件下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11、( ) A Z 为 0. 2 L 1B Y 2 为 0. 35 L 1C X 2 为 0. 3 L 1D Z 为 0. 4 L 1【解析】 对于一定条件下已建立的平衡状态 , 其起始状态可以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 , 也可以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 g ) g ) 2Z ( g )起始浓度( L 1) )( L 1)极端情况浓度( )( L 1)0 c ( 0.2 L 10.1 L 1 c (0.3 L 10 c ( Z )0.4 m L 1。 【答案】 A 4 在一定条件下 , 可逆反应 A 2 ( g) B 2 (g) 2C (g) 达到平衡时 , A 2 、 B 2 和 C 的浓度分别为 0. 5 L 、 0. 1 L 、 1. 6 L ,若用 a 、 b 、 c 分别表示 A 2 、 B 2 、 C 的初始浓度 ( ) , 则: (1) a 、 b 应满足的关系是 _。 (2) a 的取值范围是 _。 【解析】 (1) 由于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 A 2 、 B 2 的浓度变化相同 , 所以 二者平衡浓度之差应等于 a 与 b 的差。 a L b L 0.5 L 0.1 L 0.4 L , 即 a b (2) 若平衡从正向建立 , 即 C 的初始浓度为 0 , 则初始浓度 c ( 0.5 L 12 1.6 mo l/ L 1.3 mo l/ L , c ( 0.1 L 12。(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ppt课件
相关推荐
1、成才之路 物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 1 合的概念规 律 方 法2触 及 高 考3考 题 探 析4临 场 练 兵5知 识 结 构1知 识 结 构规 律 方 法一 、 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1 科学抽象 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 , 为了研究的方便 , 抓住主要因素 , 忽略次要因素 , 从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想模型 ,
除了蛇,文章又描绘了哪些动物的斑纹。 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 鲑鱼 螺 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 瓢虫 排布的圆点 鹰 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 长颈鹿 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 斑马 虎 生动的皮毛 豹 让人晕眩的圆斑 研习文本 作者对虎和鹿生活习性的探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被捕食动物几乎都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 研习文本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公社】 感应电动势 ( 1 ) 定义 : 在 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 2 ) 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的关系 :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相当于 , 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动势就有感应电流 , 若导体回路不闭合 , 则没有 , 但仍有。 电磁感应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1 ) 内容 : 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 跟穿过这一电路的 成正比。 ( 2 ) 公式 : E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文公社】 楞次定律的实验探究 ( 1 ) 探究过程 将螺线管与电流计组成闭合导体回路 , 分别将 N 极 、 S 极插入 、 抽出线圈 ,如图 所示 , 记录感应电流方向如图 所示。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 现象分析 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的情况 图号 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a 逆时针 ( 俯视 ) b 顺时针 ( 俯视 )
1、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解疑合探重难释疑学科素养技巧方法 第 3 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 重点 ) 2.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 重、难点 ) 3. 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等的计算。 ( 难点 ) 1 化学平衡常数 (1) 定义 在一定 下 ,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 , 生成物 与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
方 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 1. 由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一起来讨论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1- 2)交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 第二部分:( 3- 10)这一计划的意义(六个方面) 第三部分:( 11- 18)谈这一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学术报告,语言通俗易懂。 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也是为了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而安排的。 总分结构,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