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课件内容摘要:
1、假如没有文字, 你通过什么途径知道 过去发生的事情。 假如没有文字 用什么方法记 发生过的重要 事情。 1、汉字的雏形 神话中发明汉字的 仓颉 半坡 彩陶上的符号 大汶口 灰陶尊上的符号 二里头 陶器上的符号 夏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者 王懿荣 清 发现 甲骨文的第一人: 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王懿荣(山东济南人)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人 牛 水 日 车 衣 甲骨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 日 月 明 甲骨文(汉字的成熟) 刻 在 龟甲兽骨 上的文字 2、 商 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单字个数: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1000多个 “ 殷墟 ” 河南省安阳小屯村 金文、铭文 铭刻 在 青铜器 上的文字 司母戊鼎上的铭文商 利簋( 的铭文西周 毛公鼎 上的铭文 西周 4、 西周晚期 ,人们对各地的铭文进行了初步的统一,形成了 大篆 大 篆 红铜错银鎏金毛笔 战国 6、用毛笔 书写 在 竹简 或 丝帛 上的文字 5、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便于书写的 毛笔 楚竹书 战国 楚帛书 战国 战国时期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竹书 帛书 甲骨文 金文(铭文 )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汉字的演变 秦 商周 西周 商 魏晋 秦汉 甲金大小篆,隶楷行草现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 3、就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 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日全食的全过程 9 十一 23 霜降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春雨惊春清谷 天, 夏满芒夏暑 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 六、廿一 , 下半年是 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 24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4、;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先进了。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指导农事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人。 “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中医药是中国的 “ 国粹 ” 与 “ 瑰宝 ” ,是开发新药的 “ 金矿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 5、 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 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 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阿拉伯地区早在上世纪 50 60年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就把中医药带到了中东地区,在中东地区,保健、强壮、减肥、美容的中成药很受欢迎。 治疗中东地区的高发病、传染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中成药也很畅消。 中东地区大小药店咳嗽糖浆、正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等中成药到处有售,售价高出国内许多倍 望: 看气色 闻: 听声音 问: 问病情 切: 按脉搏 诊断病情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离骚 编钟 五月端午吃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谁。 三、屈原 1、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6、 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 编钟 编磬 鼓 瑟 曾侯乙编钟 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 1978年在湖北随州 曾侯乙墓 中出土。 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 包括甬钟 45件,钮钟 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 1件 ,共计 65件。 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 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 3层钟架上。 钟架平面作曲尺形,全长 面髹漆彩绘,架旁有漆木锤 8个、漆木棒 2根。 钟上均有篆体字铭,除“曾侯乙”铭外,还有标音铭文及乐律铭文。 经实测,每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音律曾侯乙编钟准确,音色优美。 总音域包括 5个八度,中心音域 12个半音齐备。 迄今仍可演奏出各种曲调。 该编钟设计精巧,工艺水平极高 7、,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乐曲 楚商 是以古琴曲 离骚 的乐思作为基本索材,琴曲 离骚 的主题在乐曲的开始处得到再现。 除了曾侯乙编钟真实的先秦遗音之外,这种编创意图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传承至后世的先秦楚地音乐风貌。 编配者的意图的是以此体现琴曲 离骚 原来的表现意图,亦即屈原同名楚辞诗作含有的心情。 类别 时间 主要成就 文字 天文 历法 医学 音乐 商朝 商周 西周晚期 夏朝 周朝 夏朝 商朝 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甲骨文 金文或铭文 将文字整理成大篆体 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 12月 定出一年的 24个节气 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盛行“钟鼓之乐”,编钟 1商朝时,人们把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 ( ) A金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D B 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 )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 ) A C 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 ) 6、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 D D 1人物:图 1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_。 图 2是世界文化名人 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课件
相关推荐
1、西方学者说世界有三个圣人,一个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另一个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还有一个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孔子生平 请给孔子先生做一张名片 孔子名片 圣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 鲁国人, 儒家 学派 创始人,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尊称孔子为 圣人 ,他有哪些主要的历史贡献。 孔子
1、第 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什么是青铜 ? 天然矿石(孔雀石) 纯铜(红铜) 青铜(红铜与铅、锡的合金) 孔雀石 生产、生活, 主要是祭祀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青铜器的主要用途 鼎 盛行于商周时期,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文献记载: “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 又载 “ 禹铸九鼎,像九州 ”。 )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打制石器
土地其实仅仅是个被殃及的地方。 惟有和平及和平撒下的人道阳光 , 人们才能真正回归到宁静幸福的生活中去。 活动体验 4: 拟标题 为你感受最深的照片加一个贴切的标题。 要求: 紧扣照片内容。 反映作者意图。 词语有表现力。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 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 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1、1、填空题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庶人 奴隶 2、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4、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这种制度出现在何时。 5、西周什么时候建立的。 由谁建立。 都城在哪里。 周幽王 西周灭亡 公元前 771年 烽火戏诸侯的是哪位。 图片讲的是什么故事。 前 770年 周平王东迁 洛邑 公元前 770年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475年公元前 221年 为什么在西周刚建立时
焦镜头,由大及小,由远及近。 碗是破的, 表明她很穷 ;碗中是空的, 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 ;竹竿比她还长,下端开了裂, 表明其狼狈不堪、身心疲惫、一无所有。 动作描写 : 文中同样用了很多的动作描写,以“祥林嫂 再到鲁镇 ”这部分为例,说说表现祥林嫂什么样的心理。 她讪讪的缩了手 转了几圈,疑惑的走开 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失神的站着 难为情 心怀希望 彻底崩溃
1、聆听历史感悟历史今天我们要学习 大变革的时代 ,说到变革,我们今天就处在一个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变革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剧烈变革时代。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都发生了哪些 大 变 革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