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ppt课件内容摘要:
1、 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 短短的 15年 ,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 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 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 2000万,秦始皇北筑 长城 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 阿房宫 、 骊山陵 又七十余万,加上修 驰道 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 2、, 拐杖 却是抢手货。 繁重的徭役 沉重的赋税 残酷的刑法 阅读材料,说出秦朝暴政的表现 指鹿为马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 问左右。 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秦二世更加残暴 材料四: 一、秦的暴政的表现 阿房 ,阿房 ,亡始皇 有人说,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不同意。 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遇到大雨是直接原因,是导火线,加速战争的爆发。 1、时间: 4、过程: 2 3、、根本原因: 3、直接原因: 5、意义: 公元前 209年 戍守遇雨误期要被处死 秦朝的暴政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大泽乡 起义 占领 陈 县,建 张楚政权 , 陈胜 称王 进逼咸阳 地点: 大泽乡 (一)前期 陈胜吴广起义 二、秦末农民起义 项羽 (前 232前202)项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 中国 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汉族,秦 下相 (今江苏 宿迁 )人。 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 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 秦亡后自立为 西楚霸王 ,统治黄河 4、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后在 楚汉战争 中为汉王 刘邦 所败,在乌江(今 安徽 和县 )自刎而死。 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刘邦 (前 256年 前195年 6月 1日),字季, 沛郡丰邑 中阳里(今江苏 丰县 )人,汉族。 出身平民阶级, 秦朝 时曾担任 泗水 亭长 ,起兵亍 沛(今 江苏 沛县 ),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 汉王。 后亍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 项羽 ,成为汉朝 ( 西汉 )开国 皇帝 ,史称汉高祖。 他对 汉民族 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 汉文化 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公 5、元前 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 公元前 207年,率军入咸阳 ,秦灭亡。 (二)后期 项羽、刘邦起义,推翻秦朝 项羽起义: 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公元前 221年 公元前207年) 楚汉之争(前 206 前 202) 破釜沉舟 三、汉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 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历史上称西汉) 秦二世更加残酷 秦末农民战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徭役繁重 赋税苛重 刑法严酷 后期:刘邦、项羽起义 汉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 202年 建立者:刘邦 伐 无 道 诛 暴 秦 根本原因 记忆歌谣 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万人动。 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 陈胜吴广起义中,推翻秦朝立大功。 项羽巨鹿战强秦,刘邦建汉歌大风。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邦起义 B. 宋江起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国人暴动 2、 “ 楚汉之争 ” 指的是( ) 广和秦朝之间的战争 3、推翻秦朝的是( ) 广领导的农民军 4、成语 “ 破釜沉舟 ” 来源于( )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5、公元前 年, 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秦朝从此一蹶不振。 6、公元前 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 ,定都 ,历史上称。 207 202 项羽 汉朝 长安 西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ppt课件
相关推荐
1、 项羽 前 206年 前 202年 楚汉争霸 刘邦 刘邦胜出 ,公元前 202年 ,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 . 大一统的汉朝 第 14课 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东汉的兴衰 大一统 : 就是中央加强对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贫困 阅读材料
1、聆听历史感悟历史今天我们要学习 大变革的时代 ,说到变革,我们今天就处在一个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变革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剧烈变革时代。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都发生了哪些 大 变 革 呢。
焦镜头,由大及小,由远及近。 碗是破的, 表明她很穷 ;碗中是空的, 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 ;竹竿比她还长,下端开了裂, 表明其狼狈不堪、身心疲惫、一无所有。 动作描写 : 文中同样用了很多的动作描写,以“祥林嫂 再到鲁镇 ”这部分为例,说说表现祥林嫂什么样的心理。 她讪讪的缩了手 转了几圈,疑惑的走开 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失神的站着 难为情 心怀希望 彻底崩溃
词,力透纸背,雄壮有力,什么叫做震古烁今的伟大绝唱。 就是一部作品产生之后,不管经过了多少个时代,每次读起来都能敲打着你的胸膛,震撼着你的心灵。 这是怎样的宏伟开阔,又是怎样的雄壮有力。 但是就是这样宏伟开阔的历史,雄壮有力的历史,也在时间的长河的不断冲刷之下,消失殆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也就是说从上阙的写景,过渡到下阙的写人。 好
1、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请君看吧, 看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人在此,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存汗青,传诵我如何叱诧。 第十课 “ 秦王扫六合 ” 咸阳 秦 公元前 221年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局面; 2、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3、符合人民的愿望 4
1、黄河壶口 黄河故道 “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 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 16个郡, 20多年都没能堵住 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办。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 汉武帝 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 王景 是,臣遵旨。 你去修河吧。 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 八百多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