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0课《秦王扫六合》ppt课件内容摘要:
1、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请君看吧, 看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人在此,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存汗青,传诵我如何叱诧。 第十课 “ 秦王扫六合 ” 咸阳 秦 公元前 221年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局面; 2、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3、符合人民的愿望 4、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请同学们简单回忆春秋战国以来混战的历史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时间 :公元前 221年 都城 :咸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皇 帝 太尉 2、丞相 御史大夫 郡 (守 ) 县 (令 )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社会趋势:统一是民心所向(客观) 经济状况: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军事形势:长平之战,势不可挡(主观) 政治情况:秦王嬴政,善于用人 秦统一原因 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能实现 “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 情景一: 李斯:自战国以来,各国都铸造了 货币。 如,我国的“半两钱”,齐国、燕国的“刀币”,赵、魏的“布币”,楚国的“鬼脸钱”。 各国货币的使用给商品的流通带来了许多不便。 各国的度量衡对 尺寸、升斗、斤两的规定不一。 各国 文字繁简不一 ,书法、形体各有差异。 长此以往,势必对我大秦经济文化的交流 3、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请你说一说李斯提出了那些问题。 如果你是当时的秦王该如何解决这些麻烦呢。 统一度量衡: 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 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 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 度 量 衡 统一 (尺 ) (斗 ) (斤 )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史料 : 公元前 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 认为: “ 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 “ 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 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 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 ” 李斯建议: 1、除了 秦记 、医药、种树等书籍 4、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 、 书 、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 3、严禁私学。 现代著名的教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焚书坑儒 ”。 (统一思想,加强统治) 焚书坑儒 (残暴的手段引起人民的不满,促使秦朝加快灭亡。 使大量文学作品失传,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 材料分析题: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阅读材料回答: 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这 5、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焚书坑儒 李斯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蒙恬:臣自追随吾皇以来,备受重用,奉命统率 30万大军镇守北疆。 今 北方匈奴不断侵扰 ,百姓苦不堪言。 南方愚蛮也是祸事连连 ,也应早早提防。 请皇上下旨定夺。 情景二 辽东 临洮 毛泽东: 不到长城非好汉。 胡曾 咏史诗 长城 :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王粲(东汉):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陇西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第一个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 第一个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6、 : 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各抒己见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个暴君,你如何看待呢。 李白: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司马迁: 秦始皇“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 “为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毛泽东说: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他所采用的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 7、千年。 秦始皇作为一个。 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后,丧失了进取方面 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 【 课堂小结 】 措施 政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 文化:统一了文字 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 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原因 长 平 之 战 商 鞅 变 法 重 用 人 才 人 心 思 安 社会安定 多民族封建 国家建立 国家统一 经济文化 意义 秦 朝 (公元前 221年 嬴政) 公元前二二一,秦王嬴政大统一。 建立中央集权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秦朝范围广又大 , 疆域四至勿忘记。 始皇功绩留青史,统治残暴也须识。 30年 25年 21年 21年 A刀形币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件是: 课堂检测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六辅渠 D 灵渠 课堂检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0课《秦王扫六合》ppt课件
相关推荐
词,力透纸背,雄壮有力,什么叫做震古烁今的伟大绝唱。 就是一部作品产生之后,不管经过了多少个时代,每次读起来都能敲打着你的胸膛,震撼着你的心灵。 这是怎样的宏伟开阔,又是怎样的雄壮有力。 但是就是这样宏伟开阔的历史,雄壮有力的历史,也在时间的长河的不断冲刷之下,消失殆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也就是说从上阙的写景,过渡到下阙的写人。 好
1、 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 短短的 15年 ,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 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 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 2000万,秦始皇北筑 长城 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 阿房宫 、 骊山陵 又七十余万
1、 项羽 前 206年 前 202年 楚汉争霸 刘邦 刘邦胜出 ,公元前 202年 ,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 . 大一统的汉朝 第 14课 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东汉的兴衰 大一统 : 就是中央加强对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荒凉、萧条 贫困 阅读材料
1、黄河壶口 黄河故道 “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 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 16个郡, 20多年都没能堵住 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办。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 汉武帝 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 王景 是,臣遵旨。 你去修河吧。 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 八百多年里
理清情感脉络。 1. 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彼此表述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 关键词句的筛选,揣摩潜台词,把握情感脉络。 (此项内容已经要求在阅读时做了准备并且同学之间已经做了初步交流,因此,这里可以集体梳理一下) 关键词 句:(在理出这些词句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揣摩,能够说出隐含在表像下面的情感,充分挖掘其潜台词,从而把握作者情感及其变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1、第 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 汉武帝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 略输文采; ,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场景一:汉朝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