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内容摘要:

1、成才之路 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语言文字应用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课第二节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第一课经 典 晨 读1高 考 导 航2学 习 目 标3因 事 悟 理4双 基 要 点5语 林 趣 话6随 堂 练 习7课后强化作业8经 典 晨 读章台柳唐 韩 翃章台 柳 , 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唐 柳氏杨柳枝 , 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 简介 】 章台柳 , 词牌名 , 实际上是 潇湘神 仄韵曲调 , 后因这首词太出名 , 所以常称 章台柳。 杨柳枝 为同一曲 , 又名 2、折杨柳。 这两首词 , 出于唐许尧佐所撰传奇小说 柳氏传。 书中韩翃 (作韩翊 ( 柳氏为韩爱姬。 韩翃 , 字君平 , 南阳 (今属河南 )人。 天宝进士 , 官至中书舍人。 “ 大历十才子 ” 之一。 【 注解 】 章台:即章台街。 原为汉代长安一条街道 ,后世多用以指娼家聚居之地。 【 故事 】 柳氏 , 本为长安娼女 , 是韩翊朋友李生的爱姬 , 美艳非凡 , 性喜谈笑 , 善于咏歌 , 慕韩之才。 李生知其意 , 在酒席上赠其于韩。 天宝末 , 遇安禄山叛乱 , 敌军攻陷长安 , 柳氏因姿容绝美 , 害怕被乱军所辱 , 就剪发毁形 , 躲避到尼姑庵内。 这时韩在淄青节度 3、使侯希夷府中任书记。 长安收复后 , 派人到处寻访柳氏 , 带去一袋金银 , 并题写了这首 章台柳 表达对柳氏的思念。 词中说:章台柳氏呀。 章台柳氏。 你从来就像青青杨柳那样美艳飘逸。 现在经过战乱 , 单身独处 , 饱受惊恐 , 你还安在吗。 也许你纵然还活着 , 美貌依旧 , 像旧时杨柳那样 , 袅袅飘垂 , 美艳非凡 , 恐怕也被别人攀折去了 , 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 柳氏捧着他带去的金银 , 读着他写的词 , 泣不成声 , 也写了一词 , 回答他说: “ 我现在还像青青杨柳一样 , 正枝繁叶茂 , 处在美好时节中。 只是怨恨不能和你常相厮守 , 同赏芳菲 , 年年都在离别 4、的孤独中度过。 好似一叶飘落 , 忽报秋天到来 , 我遭遇了这场战乱 , 不得不剪发毁形 , 躲入尼姑庵内。 纵使郎君你回来 , 我这样的风鬟雨鬓 , 形容憔悴 , 那堪你再来爱怜。 高 考 导 航(2015年高考江苏卷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 , 手订 今世说 一书 , 盖祖刘氏所作 世说新语 而稍节其条目。 予受而读之 , 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 , 下逮岩穴之士 、 章句之儒 , 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靡不旁搜广辑因文析类以成一家言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缀一词 , 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 (今世说 )序 )20 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5、5处 )(5分 )【 答案 】 凡一言一行之可纪述者 /靡不旁搜广辑 /因文析类 /以成一家言 /其大要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 /而不敢妄缀一词21 世说新语 的作者是 _。 (1分 )【 答案 】 刘义庆22 根据材料 , 概括 今世说 的特点。 (4分 )答: _【 答案 】 模仿 世说新语 而条目略有减少;搜集广泛;分类合理;对所用文字不妄评述。 学 习 目 标1 通过比较掌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 了解古今句式的异同。 2 理解汉语语音的演变情况。 3 理解汉语词汇的演变情况。 4 理解汉语语法的演变情况。 因 事 悟 理1 本节开头引用 “ 秀才买柴 ” 的故事 , 意在说明什么。 _答 6、:秀才说的话 , 农民听不懂。 引子叙述的这个 “ 秀才买柴 ” 的故事 , 意在告诉我们:文言其实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 , 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以前的文言口语现在已变成了书面语 , 把古代的口语拿到今天进行日常交际 ,在理解上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由此可见 , 古今语言是有很大差别的。 2 我们通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发现在词义和句式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_答: (1)古今词义变化巨大。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 发展到现代汉语大多已变成了双音节词。 有些古代汉语的词 (这些多指虚词 )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 , 一般被另一个词代替了。 有些古代汉语的词 7、的某个意义 (即某个义项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2)古今汉语的句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 就是同样的意思现在也不这么说了。 文言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虽然大体相似 , 但现代汉语的句式已经有了一些改变。 双 基 要 点1 汉语语音的演变表现在哪些方面。 2 古今词义是如何演变的。 (1)有些古代汉语的词 , 意义没怎么变 , 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单独使用了。 如形 形体 , 衣 衣服等 , 由此可见 ,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 发展到现代汉语大多已变成了双音节词 ,原词往往只是作为多音节词里的一个构词成分 , 或者作为成语的一个组成部分 , 如 “ 形 8、影不离 、 形只影单 、 衣冠楚楚 、 衣冠禽兽 ” 等。 (2)有些古代汉语的词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 , 一般则被另一个词代替了。 (3)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 ,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3 古今句式有哪些变化。 (1)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了 , 也就是说同样的意思现在不这么说了 , 如 “ 城北徐公 , 齐国之美丽者也 ” , 同样是判断句 , 现代汉语要说成 “ 城北徐公 , 是齐国的美男子 ” ,主谓语之间必须用判断词 “ 是 ”。 (2)有些句式现代汉语有了一些改变。 (3)还有一些文言句式仍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着 , 但用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 如 “ 为 所 ” 、 9、 “ 唯 是 ” 等。 4 汉语词汇是如何演变的。 (1)词形发生变化: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 , 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节词为主。 (2)词语的消长变化:新生词 、 退休词等。 (3)词语的替换变化(4)词语的引申变化: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5 汉语语法是如何演变的。 (1)语序的变化:宾语前置 , 定语后置等。 (2)句式的变化:被动句 , 判断句等。 (3)词类的变化:使动用法 , 意动用法 , 名词作状语等。 语 林 趣 话咬文嚼字古时候有个书呆子 , 说话 、 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 , 炫耀学问。 一天夜里 , 他睡觉时被蝎子蜇了 , 便摇头晃脑 , 喊道:“ 贤妻 , 速燃银烛 10、, 你夫为毒虫所袭。 ”连说了几遍 , 他的妻子怎么也听不明白。 他又说: “ 身如琵琶 , 尾似钢锥 , 叫声贤妻 , 打着个亮子 , 看是个什么东西。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书呆子痛得实在熬不住了 , 一急之下 , 顺口吼道: “ 老婆 , 快点灯 , 蝎子蜇了我啦。 ”菜酒而已。 某儒官要乘马出动迎候上司 , 碰巧有人来拜访 , 儒官关照妻子说: “ 待以菜酒而已。 ” 自己匆匆赶路去了。 妻子想来想去也不懂 “ 而已 ” 是何物 , 就去询问婢女奴仆 , 大家一商量 , 认为 “ 已 ” 是 “ 尾 ” 字 , 正好家中有只大羊 , 就宰羊备酒待客。 儒官办完事回家听妻子 11、一说 , 急得直叹气 , 竟为此事愁闷了好久。 后来 , 每逢出门 , 就总要关照妻子: “ 今天如再有客人来 , 只用 菜酒 , 切不可再用 而已。 ”假充秀才某富翁有个蠢笨的儿子冒充秀才。 一次打官司 , 呈上状子说是要追索债款。 官吏见他言谈举止十分粗俗 , 便怀疑地问道: “ 你既是秀才 , 把 桓公杀子纠 这一章讲讲看。 ”他不知这话是出自 论语 的典故 , 只怕是出人命案 , 为避嫌疑 , 便连声大叫道: “ 小人实在不知情呀。 ” 官吏便命差役将他打 20大板。 富家之子走出衙门后 , 对家奴说: “ 这县官太不讲道理了 , 说我阿公打杀翁小九 , 将我打了 20大 12、板。 ”家奴说: “ 这是古书上的话 , 你理应知道一二。 ” 那人说: “ 我连叫不知情 , 尚且挨 20板;若说知道 , 岂非要拿我赔命。 ”随 堂 练 习1 下列关于汉语词汇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B 随着社会的进步 , 新事物不断涌现 , 我们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C 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由于种种社会原因 , 都为现代汉语词汇所代替 , 如:人风 民风。 D 古代汉语词汇相对于现代汉语词汇 , 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 、 词义缩小 、 词义转移。 【 答案 】 B(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 , 13、旧事物的消亡 , 有些词汇也在逐渐消亡。 )2 下列关于汉语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 而现代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 B 古代汉语常常用 “ 者 也 ” 来表示判断语气 ,而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动词 “ 是 ” 来表达。 C 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 , 而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 D “ 甚矣 , 汝之不惠。 ” 是个倒装句 ,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 【 答案 】 A(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 , 如“ 月光便朦胧在这水汽中 ” 中的 “ 朦胧 ”。 )3 古代汉语中表示 “ 行 14、走 ” 的词因使用场合和方式的不同而有区别:在堂上中步走叫 “ 行 ” , 在堂上举足徐行叫_, 在门外快走叫 _, 在大路上疾行叫_, 在草丛山林中走叫 _, 在水中走叫_。 【 答案 】 步 趋 奔 跋 涉【 答案 】 C( 青云之志:古今均指远大崇高的志向。 古义 , 迎接;今义 , 奉承迎合。 古义 , 指 高山流水 曲;今义 , 流动的水。 古义 , 狂放 , 不拘礼法;今义 , 狂妄而放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千里 逢迎 ,高朋满座 B 钟期既遇,奏 流水 以何惭 C 穷且益坚,不坠 青云之志 D 阮籍 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 答案 】 A( 可以:可 , 可以;以 , 凭借。 因为:因 , 于是;为 , 写。 爪牙:指勇士武臣。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 中国 抗衡 中国:中原地区 B 忠之 属也。 可以 一战 可以:能够 C 因为 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示原因 D 谋臣与 爪牙 之士 爪牙:牙齿 【 答案 】 D( 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