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版)2016年中考生物会考ppt课件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1)内容摘要:
1、第 一单元生物与环境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和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考 点 呈 现知 识 导 航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 _;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 _;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呼吸繁殖7生物的基本特征知 识 梳 理2环境对生物的影 2、响( 1) _因素,如光、温度、空气、水等;在一座高山上,由下往上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等,这个现象反映的是非生物因素中的 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绿洲现象反映的是 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非生物温度水分生物捕食竞争寄生合作共生知 识 梳 理( 2) _因素,主要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种间关系有:_关系 (如狼与羊)_关系 (如杂草与水稻)_关系 (如蛔虫与人)_关系(如蚂蚁、蜜蜂等群体)_关系(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物必须 _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能适应缺水环境。 生物能 _环境。 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对鼠 3、妇分布的影响。 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订计划:设置明亮与黑暗的对照组。 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适应影响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_与 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 环境知 识 梳 理二、生态系统组成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非生物成分 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为生物生存提供必需的环境生物成分_:主要指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_:主要指各种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_: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消费者分解者 4、生产者3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它的起始环节是 _。 关系表示为“被吃 吃”。 例:绿色植物 昆虫 蛙 蛇 鹰。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产者多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 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5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_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 (或富集 )的越 _,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知 识 梳 理能量食物链 6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状态叫 _。 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 _。 生态平衡强7. 生 5、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 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态系统知 识 梳 理8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类型 特点_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草原 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动物大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海洋 生态系统 占地球表面积的 70, 产生的氧气最多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池塘、湖泊等_生态系统能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 “自然之肾” 之称农田生态系统 植物以农作物为主体,人工生态系统,易破坏城市生态系统 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森林湿地知 识 梳 理 【典例 1】俗话说“大树底 6、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通过具体实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描述的现象是指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皮下脂肪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骆驼刺发达的根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是受环境的影响,只有 合题意。 典例解析 【典例 2】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7、既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 故选: C。 典例解析 【典例 3】 (2015广东)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条食物链 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结环节是最高级消费者,所以此图共有 3条食物链;牛和田鼠只有共同争夺三叶草的关系,所以它们是竞争关系;猫多会令到田鼠数量下降,从而减少土蜂的天敌,故土蜂的数量会有变化;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故选 B。 典例解析考 点 过 关考点 1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和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核心提问:水、温度和空 8、气影响生物的分布丼例。 阳光对生物有哪些常见的影响。 东不生产苹果,对此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探究实验“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过 关考点 2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核心提问:丼例说明生物之间的五种关系 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合作。 瑚虫体内生活着某些藻类,它们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 珊瑚虫和藻类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 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 9、 过 关考点 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核心提问: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丼例和作用。 陆地生态系统可以细分为哪些生态系统。 桫椤。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桫椤属于( )A. 生产者 B. 消费者C. 分解者 D. )A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考 点 过 于分解者的是( )A草 B阳光 C狐 D真菌9.(双选)右图所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 ( )A是分解者,是食物链的最高级B是捕食关系C是生产者,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D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考 点 过 关考点 4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核心提问:书写食物链的起点、方向和终点有什么要求。 食物链中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 )A阳光 B生产者 C消费者 D把农作物上面用网全罩起来,结果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破坏了( )A生产者的生存环境 B分解者的生活习惯C食物链的原有状态 D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考 点 过 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 下面能反应此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A乌鱼 鲫鱼 螺蛳 B水草 鲫鱼 乌鱼C乌鱼 水草 草鱼 D水草 草鱼 草 兔 狐 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么下列生物中 ) A牧草 B兔 11、C狐 D狼考 点 过 关14.(双选) 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 甲 乙 丁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考 点 过 关考点 5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核心提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怎样才会破坏生态系统。 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考 点 过 认为哪些观点正确( )该生态系统的食 12、物链是:草 鼠 蛇当生态系统平衡时,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稳定不变的在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A. B. C. D.17.(双选)重庆由于遇罕见蝗灾,急需用 5000条蛇、 2万只麻雀和 20万只青蛙灭蝗,你认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这些动物会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B可施用大量农药消灭蝗虫C多此一举,劳民伤财D既能解决蝗灾,又能保护环境考 点 过 关考点 6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误的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B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D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考 点 过 )稻田放养鱼苗 剧毒农药治虫多施农家肥料 捕杀麻雀大面积单一种植 严禁捕捉青蛙A BC D参 考 答 案知识梳理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呼吸 繁殖 变异2.( 1)非生物 温度 水分( 2)生物 捕食 竞争 寄生 合作 共生3. 适应 影响二、物 生产者 消费者 地参 考 答 案考点过关 1D A C D A 6A C D 11C B D 16A A C课堂小测 一、单项选择题1C。(深圳版)2016年中考生物会考ppt课件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