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衡阳县第一中学 聂仲生2010、 06、 14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且听 酒当歌,人生几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 “ 酒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京市上新河中学 徐艳唐代的天才诗人 李白 尤为突出。 他自称“ 酒中仙 ”,时人也号之曰“ 酒圣 ”。 古时酒 2、店都爱挂上“ 太白遗风 ”、“ 太白世家 ”的招牌。 “酒 ” 诗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 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 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 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 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看来,李白天生为诗酒而来,为后人读诗酒篇而来。 今 3、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诗 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即 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 官场一片黑暗 ,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 社会腐败 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只能 借酒销愁 ,“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 “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 岑勋 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 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 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 咏酒抒情 的佳作。 将进酒 将: 请 4、、愿 之意。 诗经 卫风 氓 中有“将子无怒”句。 乐府旧题 ,相当于“ 劝酒歌 ”。 内容多写 饮酒放歌 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樽 烹 岑 馔裘 沽 恣 谑g z 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5、。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丘 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销万古长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 将进酒 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悲2016/11/28 该 7、课件由【语文公社】7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 请君为我倾耳听。 悲欢欢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悲欢愤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悲欢愤狂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黄河 /之水 /天 /上来, 奔流 /到海 /不 /复回。 君不见 /高堂 8、 /明镜 /悲 /白发, 朝如 /青丝 /暮 /成雪。 人生 /得意 /须 /尽欢, 莫使 /金樽 /空 /对月。 天生 /我材 /必 /有用, 千金 /散尽 /还 /复来。 烹羊 /宰牛 /且 /为乐, 会须 /一饮 /三 /百杯。 岑 /夫子, 丹 /丘生, 将 /进酒, 杯 /莫停。 与君 /歌 /一曲, 请君 /为我 /倾 /耳听。 钟鼓 /馔玉 /不 足贵, 但愿 /长醉 /不 /复醒。 古来 /圣贤 /皆 寂寞, 惟有 /饮者 /留 /其名。 陈王 /昔时 /宴 平乐, 斗酒 /十千 /恣 /欢谑。 主人 /何为 /言 少钱, 径须 /沽取 /对 /君酌。 五 /花马,千 /金裘, 呼儿 /将出 /换 9、 /美酒,与尔 /同销 /万 古愁。 注:红色加粗字为重读音听读探求诗韵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诗歌为劝酒诗, 那么李白是怎么劝酒的呢。 人生得意 须尽欢将进酒, 杯莫停会须一饮 三百杯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人劝酒的原因有哪些。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人生得意要饮现在不得意要饮(一)要饮,要狂饮(二)劝饮,劝豪饮富贵不足取饮酒可留名(历史)钱财何言少饮酒可销愁(现实)怀才不遇借酒浇愁主旨将进酒三、全诗围绕一个 “ 酒 ” 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 “ 愁 ” 字,作者因何而愁。 此 “ 愁 ” 的实质是什么。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 该课件由【语 10、文公社】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 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 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四、 你认为 将进酒 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钟鼓馔玉 ”“ 不足贵 ” 是诗人 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 以 “ 我 ” 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 “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 行路难 ) ”。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 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表现 11、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五、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请你说几句话安慰他。 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 ,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 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 借酒浇愁,发泄情感。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呀,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六、诗歌开端几句,历来被人称道,请反复吟咏,体会意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句写 大河之来,势不可挡 ;下句写 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 黄河如丝天上来,洪波东流射大海。 ” “ 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写出了黄河 12、的 气魄之大 ,但又有 “ 不复回 ”之 叹。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如果说前二句为 空间范畴的夸张 ,这二句则是 时间范畴的夸张。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 “ 朝暮 ” 间事, 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叹人生短促,而 不直言自伤老大 ,却说“ 高堂明镜悲白发 ” ,一种 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 宛如画出。 君不见,高 13、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人在 24岁上 “ 辞亲去国,仗剑远游 ” ,是“ 以当世之务自负 ” 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 如今, 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 回首往事,难免有 人生短促 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 的苦闷。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起兴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 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 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 感伤 ,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 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 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 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