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内容摘要: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 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 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 巴黎 时的宣言 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浮于海” 的梦想,但 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 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 学科网孔子学院标志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学科网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的师生正在上课。 俄远东第二所孔子学 2、院落户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学科网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 底座上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春秋末期 鲁国人, 儒家学派 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 圣人。 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张礼治 ,鼓励人们 入仕。 汉代以后 ,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学科网 论语 一 部 语录体的散文集 ,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 孔子的言行录 ,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 论语 大学 中庸 和 孟子 全称为“ 四书 ”。 孔子的 “ 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3、。 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 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学科网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 学诗乎。 ” 对曰:“ 未也。 ”“ 不学诗,无以言。 ”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 学礼乎。 ”对曰 “ 未也。 ”“ 不学礼,无以立。 ” 鲤退而学礼。 ( 论语 季氏 )孔子曾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院。 孔子问: “ 读了 诗 吗。 ” 孔鲤回答: “ 没有。 ” 孔子说: “ 不读 诗 ,没法讲话。 ” 孔鲤回来就读 诗。 另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院。 孔子问: “ 学了 4、礼 吗。 ” 孔鲤回答: “ 没有。 ”“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 孔鲤回来就学 “ 礼 ”。 礼 乐 射 御 书 数六艺二、检查预习:重点字词读音论语 饥馑 曾皙 哂舞雩 铿尔 小相 沂冠者 喟 俟 撰摄 比及 毋 冉x s b w 侍长者闲坐。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尔,词缀。 摄 (在)。 饥馑 荒年。 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 哂。 俟 待。 注音释词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 会,诸侯相见。 同,诸侯同朝天子。 撰 具,指为政的才能。 冠 年人。 古代男子 20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 舞雩 名,鲁国求雨的坛。 词类活用端章甫: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风乎 5、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 赤也为之小,谁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 子路、 冉有 、曾皙、 公西华侍 坐( 由 ) ( 点 ) ( 求 ) ( 赤 )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称名表示亲昵或自谦。 称字表示尊敬。 “ 陪长者闲坐 ”,这样的语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问“志”言“志”评“志”四位弟子 “ 志向 ” 怎样。 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 子曰 :“ 以 吾一日长 乎 (于) 尔 ,毋吾以 也。 居则 曰 : 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如 或 知尔 ,则何 以 哉 ? ”孔子说:“ 因为 我年 6、纪 比 你们 大一点,不要 认为 我年纪大一点(你们就不说了)。 你们 平日 就 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 !如果 有人 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 怎么 做 呢。 ”一、孔子向学生文“志”。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 ” 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 ,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 ” 2、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 ,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3、而后 假设了一种情况 7、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你们怎么办 ?从而 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循循善诱 子路 率尔 而 (表修饰)对曰:“千 乘 ( 国, 摄 乎 大国之间,加 (加到 上)之以师旅, 因 之 以(用) 饥馑;由 也(句中语气词)为之, 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 且 知 方 也。 ”夫子 哂 (。 子路轻率急忙地回答说:“拥有千辆 兵车 的国家 ,夹 在 大国中间,有别国的军队来犯, 接着又遇饥荒,如果让我治理, 等到 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国人勇敢善战, 而且 知道为人的 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 求,尔 何如。 ” 对曰:“ 方 六七十, 如 五六十,求也为之 8、,比及三年,可使 足 民。 如 其 礼乐, 以 俟 君子。 ”孔子又问:“冉求,你 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纵横 六七十里, 或者 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 老百姓 富足 起来。 至于 那 修明礼乐,只好 来等待 君子了。 ”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 能 之(治理国家),愿学 焉(语气词)。 宗庙 之事,如会同 , 端( 名作动 )章甫( 名作动 ) ,愿为小相 焉 (语气词 )。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 胜任 ,只是愿意学习。 或者 诸侯宗庙祭祀 的事务, 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 ,我愿意 穿着礼服 ,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 9、礼官啊。 ”“ 点,尔何如。 ”鼓瑟 希 , 铿尔 ,舍瑟 而(表顺承) 作 ,对曰 :“ 异 乎 三子者之撰。 ” (状语后置)子曰“何 伤 乎。 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将弹瑟的声音逐渐变 稀疏 ,接着 铿的一声 ,放下瑟 直起 身子回答说:“ 我 和 他们三位的 才干不同 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 妨害 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 曰:“ 莫 春者,春服 既成 , 冠(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 乎 沂( 风 乎 舞 雩 ( (状语后置)咏 而(连词,表。 ) 归。 ”曾点说:“ 暮 春时节,春天的衣服 已经穿上。 我和五六位 成年人 ,六七个青少年, 到 沂河 10、里 洗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二、四个学生分别讲自己的志向。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 志 :性格 :侧重强国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冉有(求)谨慎小心 ,谦虚退让志 :性格 :侧重富民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 “ 小相 ”。 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志 :性格 :侧重以礼治邦子路 :侧重强国冉有 :侧重富民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 上创一番事业 . 都是参加 政治 . 志向 虽各有侧重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曾 皙 (点)洒脱高雅从容淡定志 :性格 :春游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相关推荐
1、烛之武退秦师解析练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课件帮助导入退出背景课件帮助 举例返回导航点击即可返回教学目标返回导航1、了解 左传 相关常识掌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虚词、特殊句式。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体会、学习烛乊武在国家危难面前,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爱国情深;在强秦面前,丌卑丌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 内容分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1、2016/11/281945年 1月,正是二战期间。 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 :他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
斑毒伞 香菇 平菇 灵芝 白毒鹅膏菌 安全警示:不 要随便尝,以免中毒。 安全警示:千万不要随便采食蘑茹。 有的蘑菇能食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并记录下来。 名称 特点 颜色 形状
蘑菇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食品 ,欧洲人把蘑菇誉为 植物肉 ,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 上帝的食品。 食用价值 保健价值 蘑菇除营养丰富外 ,还有明显的药用保健价值。 ,所以有降低血压、降血脂作用 ,适合肥胖人和老年人食用。 ,能增强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 ,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 ,具有消炎作用 ,还可治疗感冒
1、导入新课诶欣赏紫藤萝花开癿图片。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语文公社 】 语文公社 】、掌握“迸溅、忍俊丌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癿表现力,孥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癿语句。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复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癿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癿态度。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清文章层次,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
1、代诗歌序 题 目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1 . 了解诗歌的意象 , 把握诗歌的形象。 2 . 感受并领悟诗人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 2 诗两首 雨 巷 戴望舒 1 . 赏析雨巷中的形象。 2 . 体会再别康桥的情感。 3 . 了解现代诗歌的 “ 音乐美 ”“ 绘画美 ”“ 建筑美 ”。 再别康桥 徐志摩 3 大堰河 我的保姆 艾 青 1 . 鉴赏大堰河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