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配套ppt课件 4.9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摘要:

1、二轮 生物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轮 生物 考情纵览 年份 考点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5 4,30 30 30 (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0(2) 3 40 4,30 3,31 3,30 3 5 (3)植物的激素调节 5 2 二轮 生物 小专题 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轮 生物 考情纵览 知识 串联导思 重点 提炼透析 二轮 生物 知识 串联导思 二轮 生物 重点 提炼透析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与机制 典例引领 已知人体内有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 ,一个神经元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 如图一为人手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的屈肘 2、反射示意图 ,a 图二表示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二轮 生物 (1)图一中神经元 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 ,与神经元 结合 ,使神经元 神经元 最终引起屈肌收缩。 (2)图二中 大量内流引起 ;图二中神经纤维外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 【 解题思路 】 (1)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 ,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兴奋传递 ,最终引起屈肌收缩而发生屈肘反射。 (2)动作电位主要是由 量内流引起的 ,神经纤维外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而内侧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3、答案 :(1)(兴奋性 )神经递质 (特异性 )受体 (2)相反 二轮 生物 (3)若刺激神经纤维上的 神经元 原因是 ;发生屈肘反射时伸肌舒张 ,神经元 其原因可能是。 (4)某人体内存在一种抗体 ,该抗体可错误攻击自身肌肉细胞膜 (突触后膜 )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从而使兴奋传递受阻而使肌肉出现 现象 ,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 解题思路 】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故刺激神经纤维上的 神经元 发生屈肘反射时伸肌舒张 ,此时神经元 说明神经元 两块肌肉相互协调方可完成屈肘反射。 (4)人体内存在一种抗体 ,该抗体可错误攻击自身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从而使兴奋传递受 4、阻而出现肌肉收缩无力现象 ,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神经元 进而使伸肌舒张 (4)收缩无力 (不能正常收缩 ) 自身免疫 二轮 生物 【 思考 】 提示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脊髓灰质结构 :与前角 (宽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与后角 (窄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看突触结构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从突触前膜 传到突触后膜。 (4)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 ,刺激外周段 (远离中枢的位置 ),肌肉不收缩 ,而刺激向中段 (近中枢的位置 ),肌肉收缩 ,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 ,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提示 :(1 5、)静息电位时 ,K+的外流为协助扩散。 (2)产生动作电位时 ,内流为协助扩散。 (3)恢复静息电位时 ,K+的外流为协助扩散 ,外排为主动运输。 (4)神经递质的释放为胞吐。 二轮 生物 归纳拓展 1. 图解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 兴奋的产生 : 静息电位膜 电 位 : 内 负 外 正机 理 : K 外 流动作电位膜 电 位 : 内 正 外 负机 理 : 流二轮 生物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图示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图示 : 传导形式与特点 : 二轮 生物 (3)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传递过程 : 单向传递原因 :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 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释 放 方 6、式 : 胞 吐作 用 : 与 突 触 后 膜 受 体 结 合 , 传 递 兴 奋 或 抑 制去 向 : 发 挥 完 作 用 后 , 被 酶 解 或 移 走 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 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抑制性神递质使该神经元的内外电位差进一步加大 ,不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逆转变化。 二轮 生物 (1)神经细胞静息时 ,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主要是由 K+跨膜运输导致的。 (2)神经细胞受刺激时 (,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出现反转 ,表现为外负内正 ,原因主要是 道开放 ,流。 (3)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主要是由 K+通道开放 ,K+外流 7、导致的。 (4)由于 将细胞外的 K+泵入 ,将细胞内的 出 ,进而形成了细胞内 K+浓度高和细胞外 度高的状态 ,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二轮 生物 (5) K+离子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 +K 浓 度 升 高 电 位 峰 值 升 高K 浓 度 只 影 响 静 息 电 位K 浓 度 降 低 电 位 峰 值 降 低 + 度 升 高 电 位 峰 值 升 高 度 只 影 响 动 作 电 位 度 降 低 电 位 峰 值 降 低 易错提醒 (1)误认为反射活动所需时间长短与刺激时间长短有关。 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 ,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 8、需时间的长短。 (2)误认为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产生反射。 相应反射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 (3)误认为条件反射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但条件反射的完成却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轮 生物 热点考向 考向一 依托模式图 ,考查反射弧的结构 图 (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 ,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抑制吸气 ,引起呼气。 二轮 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 (1)图 (a)中 a、 b、 c、 , ,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 (a)中 的调控。 (3)图 (a)中神经元和 9、之间形成的突触 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b)所示 中 ,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末端膨大形成的 ,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 解析 : (1)由题意深吸气后肺扩张 ,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结合图可以判断出 (2)屏住呼吸属于条件反射 ,其调控中枢为大脑皮层。 (3)由图 (a)可看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在大脑皮层 ,所以构成突触小体是由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 ;而观察图 (b)可看到突触小体是与神经元的细胞体直接接触的 ,故突触后膜位于该神经元的细胞体上。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 10、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二轮 生物 以基础判断或案例分析的方式 ,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2.(2015浙江理综 )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的通透性增大 解析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 K+的外流所致 ,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 ,使神经细胞外 K+浓度下降 ,K+外流增多 ,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当受刺激时 ,就可能导致 流不足而无法引起内负外正电位的逆转或导致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 , 考向二 生物 以实验探究或曲线图的方式 ,考查电位变化 3.(2015福建理综 )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 11、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 ,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 (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 ),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 ,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 ,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 注 :“ 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考向三 二轮 生物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 ,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 侧为参照 ,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 0 图分析 ,当静息电位由 65 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 (3)在缺氧处理 20 给予细胞 25 (填“能”或“不能” )记录到神经冲动 ,判断理由 12、是。 (4)在含氧培养液中 ,细胞内 合成。 在无氧培养液中 ,细胞内 对细胞通过 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 ,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解析 :(1)由实验目的可知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缺氧时间。 (2)由于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外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图中静息电位数值为负值 ,所以膜电位的测量是以细胞膜的外侧为参照的。 当静息电位由 ,由阈强度柱形图可知神经细胞的阈强度加大 ,因此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逐渐降低。 (3)由图可知 ,在缺氧处理 20 时阈强度为 34 此给予细胞 25 由于刺激强度低于阀强度 ,所以不能产生神经冲动。 (4)在含氧培养液中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对离子的主动运输产生影响。 答案 :(1)缺氧时间 (2)外 降低 (3) 不能 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4)线粒体 (或线粒体内膜 ) 主动运输 二轮 生物 考点二 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及应用 典例引领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 ,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 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 解题思路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