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9)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共48张PPT)内容摘要:
1、考点 28 生物的变异 考点 29 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考点 30 人类遗传病 考点 31 生物的进化 考点 32 基因频率的难点分析 理想树出品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 1 基因突变的理解和判断 考法 2 基因重组的理解和判断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法 3 染色体变异的分析与判断 考法 4 变异类型的比较和判断 考法 5 (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应试基础必备 1基因突变 (1)概念: 换、增添和缺 失 ,从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 (2)时间:主要发生在 有丝分裂间期 或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诱发因素: 物理因素 、 化学因 2、素 和 生物因素 ,其中黄曲霉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属于 化学因素。 (4)突变特点: 普遍性 :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 任何时期和部位。 低频性 :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不定向性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多害少利性 :有些基因突变,可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 (5)意义: 新基因 产生的途径。 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 源。 生物进化的 原始 材料。 2基因重组 (1)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重新组合。 (2)类型:自由组合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型: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 交叉互换。 人工重组型: 转基 3、因 技术,即基因工程。 (3)结果:产生 新的基因型 ,导致 重组性状 出现。 (4)意义:形成生物 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3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变异类型 具体变化 结果 举例 缺失 缺失某一片段 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从而导致性状变异 人的猫叫综合征 重复 增加某一片段 果蝇的棒状眼 易位 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某种夜来香 倒位 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的变异品种 (2)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二倍 4、体、单倍体与多倍体 返回考点目录 形成过程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形成原因 自然 成因 单性生殖 正常的有性生殖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 人工 诱导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体细胞染色体组 数 1至多个 2个 3个或 3个以上 举例 蜜蜂的雄蜂 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香蕉 (三倍体 )、马铃薯 (四倍体 )、八倍体小黑麦等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 1 基 5、因突变的理解和判断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角度 1 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析 (1)基因突变的发生范围:任何时期都可以发生,特别是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原核生物及病毒遗传物质复制时。 (2)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但并不一定是产生等位基因。 病毒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 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新基因。 (3)基因突变是 目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4)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可能导致性状改变,也可能不改变生物的性状。 基因突变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突变引起密码子改 6、变,最终表现为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功能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基因发生突变,但性状并不一定发生改变的原因主要有:若基因发生突变,其转录的而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发生改变,性状不变;基因发生突变后,引起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改变了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也不改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得到的是杂合子,如 突变为 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生物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角度 2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 (2)判定方法 选取 7、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 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进行判断。 (5)基因突变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如昆虫突变产生的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变异,而在多风的岛屿上则为有利变异。 返回考法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法 2 基因重组的理解和判断 角度 1 基因重组的类型与发生机制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 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 间 的重组 人工基因重组 发生 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 发生 机制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 8、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目的基因经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重组 图像 示意 特点 只产生新基因型 , 并未产生新的基因 无新蛋白质 无新性状 (新性状不同于新性状组合 ) 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基因遗传中 ( 两个亲本杂合性越高 遗传物质相差越大 基因重组类型越多 后代变异越多 返回考法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法 3 染色体变异的分析与判断 角度 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分析 角度 2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确定方法及育性分析 (1)由合子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9、,就叫作几倍体。 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作单倍体。 所以单倍体不一定只含 1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 (2)一般情况下,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无论是单倍体、二倍体还是多倍体,如果来自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恰好都是偶数,一般是 可育的,否则是不可育的。 比如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染色体组起源于 3个种,每个种各提供 2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就可以正常联会,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普通小麦是可育的。 而马和驴都是同源二倍体,是可育的,但是马和驴的后代 骡是异源二倍体,体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是这两个染色体组一组来自于马,一组来自于驴,在减数分裂时 10、两组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骡是高度不育的。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角度 3 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1)染色体组的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方法二: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所示的细胞中, 条, 可判定它们分别含 3、 2、1个染色体组。 方法三:根据基因型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如图所示, d 、 3、 2、 1个染色体组 11、。 (2)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根据细胞分裂图像进行识别判断,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标准,判断题目中所给图的染色体组数。 如图所示,图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有 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有 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 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2个染色体组。 图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 2条染色体,且各不相同,故该细胞中有 1个染色体组。 图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有 4条,该细胞中有 2个染色体组。 图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 8条,该细胞中有 4个染色体组。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返回考法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法 4 变异类型的比较和判断 角度 1 12、 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 (2)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关系 角度 2 变异类型的比较 (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 “缺失 ”问题。 于基因突变。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3)关于变异的水平问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4)关于变异的 “质 ”和 “量 ”问题。 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 13、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角度 3 变异类型的判断 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方法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方法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返回考法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法 5 (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角度 1 实验原理及流程 实验 原理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方法 步骤 诱导培养 将洋葱 (或大葱、蒜 )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 待长出约 1 整个装置 14、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 (4 ),诱导培养 36 h 材料处理 剪取根尖:约 固定细胞形态: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1 h 冲洗: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 2次 制作装片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方法同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观察 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角度 2 实验的注意事项 (1)试剂及用途 (2)低温诱导时,一般设常温、低温 4 、 0 三种,以作为对照,否则实验设计不严密。 成分及比例 注意事项 作用 卡诺氏液 无水酒精与冰醋酸,按体积比 3 1混合 现配现用 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形态,使其停留在一定的分裂期,以利于观察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现配现用 使染色体着色 解离液 15%的盐酸和 95%的酒精按 1 1混合 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 高考考法突破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返回考法 本考点结束 考点 28 生物的进化 考点 29 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高考考法突破 考法 6 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考点 29 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应试基础必备 应试基础必备 1杂交育种。2016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9)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共48张PP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