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语文选修第8课六一居士传3内容摘要: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 尔 , 奈何。 ‛居士曰:‚ 以 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 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 而屡 易 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 走乎 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 固 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 聊 以志吾之乐尔。 ‛ 第二段重点字词 1 尔:通“耳”,罢了。 奈何:怎么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 ‛居士说:‚我家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 .商 .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 ‛居士说 :‚这只是五个一罢了,怎么说‘六一’呢。 ‛居士说:‚把我这一个老头,放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 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脱;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 ‛ 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 道哉。 方其 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虽 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 喻其 乐且适也。 然常 患 不得 极吾乐于其间者, 世事之为吾 累 者 众也。 胜 :完,尽 方:正当 其:指作者自己 虽 :即使 喻:形容 其:自己的 患:忧虑 极:尽情享受 累 :形容词作动词,拖累 第 二段重点字词 2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 ‛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形时,泰山在前面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造成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 劳 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 吾心于内,使吾 形 不 病 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 何 暇 于五物哉。 大者:大的方面。20xx语文版语文选修第8课六一居士传3
相关推荐
1、2016/11/282016/11/2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 潼关怀古 2016/11/28饮 酒 诗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16/11/28陶渊明 (公元 365 427年 ),字 元亮, 一说名 潜 ,世称 靖节先生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
1、诗词九首饮酒陶渊明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 诗经 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 田园诗 ,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 田园诗人 了。 陶渊明 就是 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 与 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册 制作人:邱宏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我可以 吗。 表示客气的请求。 (1) 2) 3) a of Of 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_ _! _ _ : _! _ is Do _ a _?B: _, I _ _! Do _ a _?C: _ I _?C: _ 1/28
菜比种花好。 第二部分 (第 3— 6段 )写菜园的景象。 第三部分 (第 7段至 12段)写种菜的全过程。 (种菜过程中的乐趣,丰收后的喜悦。 ) 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合作探究 本文题目是“菜园小记”中的“小”所指的是什么。 “小记”记的事小吗。 为什么。 给这种写法起个名称。 在每一个劳动过程中,延安军民是什么态度。 第 9至 12段,种菜的过程,作者用两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
**公司未完项目很多也很杂,需要花大量时间理顺,刚开始对工程不熟悉 ,有不清楚的地方必须抱图去楼上每个地方查看,做到心中有数。 重点之三是各人对广东省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理解,所站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以后的对量工作中要十分熟悉规则,而且还要有雄辩的口才,从有利于公司集体利益角度出发,说到对方心服口服。 这项工作还和 **项目 B区的前期准备工作穿插进行,确实让我紧张了不少时间。 与
①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 ②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③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文本研习 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 背景补充: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 革新集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