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ppt课件 专题(13)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验内容摘要:

1、内容 专题 十三 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验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 点 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二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三 定量测定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法的 评价 内容 最 新 考 纲 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真题回放 名师支招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把脉高考 理清学情 1 (2015高考新课标卷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 中溶液滴入 中 , 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 2、是 ( ) 解析 答案 D 选项 中物质 中物质 预测 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A 项 和 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 生中和反应,再与 分步发生反应: = = 3 l , = = H 2 O ,因此开始阶段滴加稀盐酸, 中不产生气泡。 B 项常温下,浓硝酸与铝条发生 钝化,铝条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层铝与浓硝酸继续反应, 中观察不到产生红棕色气体。 C 项将 溶液滴加到 溶液中,由于 量 3、,发生的反应为 l 3 4 = = 3 2H 2 O ,得不到大量白色沉淀。 D 项 4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H 2 C 2 O 4 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5H 2 C 2 O 4 6H= = 2 10 8H 2 O ,由于 被还原为 , 中酸性 K 溶液逐渐褪色。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2 (2015高考江苏卷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 并通过 e(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 已知 可溶于水 、 微溶于浓 在 0 5 、 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 在 和 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 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 , 能 4、与水反应生成 H)3和 真题回放 名师支招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把脉高考 理清学情 图片显 /隐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1)装置 其离子方程式为_, 将制备的 可除去 _(填化学式 )。 (2)在不改变 控制反应在 0 5 进行 , 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_、 _。 (3)制备 e(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 _。 (4)提纯 含有 H)3、 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 产品溶于冷的 3 1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饱和 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 , 真空干燥箱 )。 解析 答案 真题回放 名师支招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把脉高 5、考 理清学情 (1) 该反应的实质是 氧化 离子方程式为 2 16 H 10= = 2 5 8H 2 O。 这样制得的 中含有 将 与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 (2) 缓慢滴加盐酸,对装置 C 用冰水浴降温,均有利于 与 0 5 的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 K (3) 根据题中给出的 K 2 4 的性质, 饱和溶液与 O 3 ) 3 饱和溶液混合时,应在搅拌下,将 ) 3 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 和溶液中。 (4) 这里要根据题中给出的 K 2 的性质和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和仪器,补充完善提纯 K 2 的实验方案。 ( 1) 2M n O4 16H 10C l= =2M 5C l 2 8H 2 O 6、 ( 2) 缓慢滴加盐酸 装置 C 加冰水浴 ( 3) 在搅拌下,将 F e ( N O 3 ) 3 饱 和溶液缓慢滴加到 K 和溶液中 ( 4) 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 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 2 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真题回放 名师支招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1 不明确实验原理。 如不能从题给的化学情境中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获得化学原理 , 不能利用实验原理解答设计实验题和评价实验方案。 2 不能有效利用题目中的信息。 如上题中设计一个改进方案的答案就是 7、对所提供方案的简单整合。 3 不注重实验设计和评价题目的归类总结。 如总结近几年的高考 ,实验评价题主要涉及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实验过程是否绿色环保;实验安全方面是否易燃易爆等。 把脉高考 理清学情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方法精讲 考向集训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深化突破 1 物质制备实验设计一般思路如下: 目标产品 选择原料 设计反应路径 设计反应装置 控制反应条件 分离提纯产品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2 注意事项。 (1)“ 合理选择 ” 8、 是指仪器的选择 、 药品的选择 、 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仪器的选择又包括发生装置 (几种基本类型 )、 净化装置 (除杂质的试剂与顺序 )、 反应装置 、 尾气处理装置等;药品的选择包括药品的种类 、 浓度 、 状态等;连接方式的选择指仪器的先后顺序 、导管接口的连接等。 (2)“ 排除干扰 ” 是指反应条件的控制 、 防止空气成分介入 、 副反应尽量避免 、 杂质的清除以及防止产物的挥发 、 水解等对实验的干扰。 (3)“ 操作准确 ” 则要求熟悉主要仪器的性能 、 用途和典型的实验操作步骤。 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方法精讲 考向集训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 9、考点 深化突破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方法精讲 考向集训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高频考点 深化突破 点击图片免费观看视频微课 .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1 (2016石家庄模拟 )用电解方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用无水 直接加热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实验装置 (夹持装置已略去 ), 通过测定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来确定 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连接各装置 , 其顺序为 _(填仪器接口字母 )。 (2)实验过程中 , 装置 装置 实验结束后 , 需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10、, 其目的为_。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集训一 实验装置型的物质制备 方法精讲 考向集训 高频考点 深化突破 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 答案 (2)装置 防倒吸作用;实验结束后 , 需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 其目的是为了将气体全部吹入 B、 图片显 /隐 (1)g a b f e c d (2)吸收 止倒吸 将生成的气体全部吹入 B、 内容 把脉高考理清学情 高频考点深化突破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 备选素材 (3)实验中称取 g 充分反应后 , 装置 g, 装置 g, 装置 g, 则装置_。 (4) 直接加热 体得不到无水 原 因 为_。 (5)某同学采用下图装置 (夹持装置 11、已略去 )由 方框中所缺装置从上图 A、 B、 C、 按气流方向连接依次为 _(只填仪器字母 , 不必填接口顺序 )。 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液体甲为 _。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集训一 实验装置型的物质制备 方法精讲 考向集训 高频考点 深化突破 考点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 答案 图片显 /隐 (3)8. 12 g 6H 2 O 晶体 ( 物质的量为 0 . 04 m ,装置 B 增重 1. 46 g( 氯化氢,物质的量为 0. 04 m ,装置 C 增重 3 . 60 g( 水,物质的量为 0 . 2 m ;则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 2 O = = =H ) 5H 2 O。 (4) 直接加热 6H 2 O 晶体得不到无水 的原因为加热分解出的水会使 水解。 (5) 方框中所缺装置从题图 A 、 B 、 C 、 D 中选择,按气流方向连接依次为 C 、A 、 B( 制备氯化氢气体、干燥氯化氢、尾气处理氯化氢和水蒸气 ) ;故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液体甲为浓盐酸。 ( 3) M gC l 2 6H 2 O = =M g( l 5H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