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 专题(1)力与物体的平衡内容摘要:
1、专题 1 多选 )(2015广东 19)如图 1所示 , 三条 绳子的 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 , 另一端都固定 在水平 地面上 , 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 , 若 三条 绳长度不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图 1真题 示例解析 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 则杆受到重力 、 三条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则三条绳的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 , 故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选项 B、 由于三条绳子长度不同 , 即三条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 ,所以三条绳上的张力不相等 , 选项 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方向相同 , 因此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 , 选项 答案 2015山东理综 16)如图 2所示 2、, 滑块 滑块 (A、 , 此时 已知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共点力的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 ,主要考查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 难度相对较低 , 命题突出对受力分析 、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 题预测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 , 以受力分析 、 动态平衡为考点 斜面倾角的变化 、 摩擦力的突变 、细绳拉力的突变 、 弹簧弹力的变化都是动态平衡中常出现的类型 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 、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熟练运用平衡问题的常规解法 ,准确地进行判断与求 3、解 力分析、物体的平衡考题二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考题三 电学中的平衡问题考题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专题综合练内容索引考题一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1.(多选 )如图 3所示 , 某同学用同一弹簧 测力计按 图甲 、 乙两种方式测量某小桶的重力 , 甲 图中 系小桶的轻绳较长 )图 题意可知 , 弹簧测力计测的是小桶的重力 , 而与绳子的长短无关 , 故 一力进行分解时 , 当两分力间夹角越小 , 分力越小 , 当两分力间夹角越大 , 分力越大 , 甲图中绳的拉力之间的夹角小于乙图中的夹角 , 则甲图中绳的拉力比乙图中的小 , 故 答案 A.1 .2 .4 物块 物块 则有: , 解得: M 4、1 的质量较大 , 物块 则有 解得: M 3 综上所述 , 可知答案 5蚁受重力 、 支持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 , 若此时蚂蚁所在的位臵与圆心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则由几何关系可知 蚁 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 即 故选 所示 , 直角三角形框架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 已知 30 、 C、 用一根不可伸长 的细 绳连接两小环 , 静止时细绳恰好处于 水平方向 , 小环 P、 则小环 P、 )图 6A. m 13 B. m 13 C. m 133 D. m 113 答案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 隔离法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 5、周围物体分隔开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法小结(2)假设法在 受力分析时 , 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 , 可先对其 作出存在 或不存在的假设 , 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0时一定是平衡状态吗。 不一定 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 , 利用力的合成或分解法比较简单 .(2)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 , 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 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 前 , 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 器材为一秋千 , 6、用两根等长轻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 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 , 如图中虚线所示 , 但两悬挂点仍等高 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 , 与倾斜前相比 ( )考题二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图 椅静止时 , 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而 平衡 , 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 即: F 0; 根据 共点力平衡条件 , 有: 2 所示 , 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 斜面上 , 一滑块 其上表面呈 弧形且 左端最薄 , 一球 块上 , 一切摩擦均不计 , 用平行于斜面的 拉力 使球与滑块均静止 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 , 则与原来相比 ( )图 大 大 不变解析 对球进行受力分析 , 如图 (a), 7、球只 受三个力的作用 , 挡板对球的力 作出力的矢量图 , 滑块上移时 , 直方向夹角减小 , 最小时 1, 可以知道 2都减小 , 故 再 对 滑块和 球 一起受 力 分析 , 如图 (b), 其中 (Mm)不变 , F 可以知道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变 , 拉力 故 C、 答案 所示 , 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 ,结点 为 O, 人沿水平方向拉着 物体和 人均 处于静止状态 缓慢 向左移 动一小段距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物体的重力进行分解 , 当人的 拉力方向 不变 , 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 则 直方向夹角变大 , 位臵变 到 2位臵 , 可见 力 逐渐变大 , 根 8、据平衡条件知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人 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 , 保持不变 根据动态变化的原因 , 一般是某一夹角发生变化 , 用三角函数表示出各个作用力与变化夹角之间的关系 , 从而判断各作用力的变化 解法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方向不变 、 一个方向不变 、 一个大小方向都变化的 3个力作用而处于动态平衡时 , 如果题目只要求定性讨论力的大小而不必进行定量计算时 , 应首先考虑用矢量三角形方法 多选 )如图 10所示 , 在匀强磁场中 (磁场方向没有画出 )固定一倾角为 30 的光滑斜面 , 一根质量为 直导线恰好能保持静止 , 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已知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和重力 9、大小相等 , 斜面对直导线的支持力大小可能是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考题三 电学中的平衡问题图 . 32 D. 3 答案 1所示 , 一质量为 用长度为 点 , 在 同种电荷的小球 已知小球 向 的夹角为 60 , 设丝线中拉力为 小球 所受 库仑力为 F,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图 11A . F T 12 B . F T 3 C . F 3 D . F 解析 对小球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 方向沿 以及细线对它的拉力沿细线的方向斜向上 ;通过画图可知 , 这三个力的夹角都是 120 , 所以这三个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 即 F 故选项 答案 多选 )如图 12所示 , A、 荷量 10、均为 2 10 5C, 质量均为 其中 缘 细线吊在天花板上 , 缘棒 , 现将 能使绝缘 细线 伸直 , 30 , g 10 m/ 的距离可能为 ( )图 m m 除了涉及重力 、 弹力和摩擦力之外 , 还涉及电磁学中的静电力 、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电磁学中的物体平衡问题也要遵循合力为零这一平衡条件 , 所不同的是除服从力学规律之外 , 还要服从电磁学规律 , 这是解决电磁学中的物体平衡问题的两条主线 三根伸长可不计的轻绳 3所示连接 ,现在 为使 0和 30 , 需在 则 该力 的最小值为 ( )考题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图 13A . si n 30 C, F F T BC si n 30 33 12 36 答案。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 专题(1)力与物体的平衡
相关推荐
1、第四篇 回归教材,纠错例析,帮你减少高考失分点 要点回扣 易错警示 查缺补漏 栏目索引 要点回扣 解析 由抽样比例可知6x 480 200 160480 ,则 x 24. 简单随机抽样 、 系统抽样 、 分层抽样的共同点是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 , 且是不放回抽样 . 问题 1 某社区现有 480个住户 , 其中中等收入家庭 200户 、 低收入家庭 160户 ,
1、第四篇 回归教材,纠错例析,帮你减少高考失分点 要点回扣 易错警示 查缺补漏 栏目索引 要点回扣 (1)倾斜角的范围为 0, ). (2)直线的斜率 定义:倾斜角不是 90 的直线 , 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 k, 即 k ( 90 );倾斜角为 90 的直线没有斜率;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 P1( P2(直线的斜率为 k ( 直线的方向向量 a (1, k); 应用:证明三点共线
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 难于上青天 , 侧身西望长咨嗟 ! 黄鹤之飞 尚 不得过 尚 贤使能 赵王使使视廉颇 尚 能饭否 练习: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尚且 崇尚,尊重 还 危 乎高哉 危 如累卵 正襟 危 坐 高 危险 正,端正 去 门十里以为界 阳虎 去 齐走赵
方法指导:情感、语言、修辞、结构 探究方式:自主 — 合作 — 探究 四、总结全文: 揭露文革罪恶 严于自我解剖的可贵精神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大的概况 蔡元培的改革措施 新文化运动 与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分析 第一点,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 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分析 第二点,他着眼于学生的品行。 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
是诗人一生 \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请听课文录音 朗诵:黄磊 讨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讨论: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A、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 意象 分别是哪些。 B、 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 作用。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