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到民间采风去》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到民间采风去象山县鹤浦中学 陈瑞锋到民间采风去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1 北方方言(北方话) 北京话为标准语2 吴方言(江浙话) 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3 闽方言(福建话) 厦门话为标准语4 湘方言(湖南话) 长沙话为标准语5 赣方言(江西话) 南昌话为标准语6 客家方言(客家话) 梅县话为标准语7 粤方言(广东话) 广州话为标准。 中国的七大方言: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粤方言 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 2、和东部及港澳地区。 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东南亚、南北美洲、欧洲 各国、澳洲、南非等国家的华侨、华裔近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 所以国外的唐人街里最流行的中国汉语,多为粤方言。 粤方言在国外不 但是一种最普遍和流行的汉语外,在国内它又是一种强势的方言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吴方言 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 “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 7000万左右。 太湖片即北吴语片,包括江苏吴语 21个县市,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浙江旧杭州、嘉兴、湖州 3府, 3、以及浙东旧宁波、绍兴两府 ,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 这一片分布面积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温州话旧称瓯语,通行于温州市、瓯海、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以及洞头、苍南、青田的部分地区。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日期 :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 风俗习惯: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 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 、 祝君如意 等来互相祝福。 春节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 该课件由【语 4、文公社】Q:764723079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腊祭 ”。 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 春节的命名始于 1913年。 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 定四时节假呈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 春节的起源: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四月 5日左右。 唐代诗人 杜牧诗云: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 5、特殊气氛。 风俗习惯: 拜祭祖先清明节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关于此节日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 介子推。 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 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 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 介山 ,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 3天,不吃烟火食。 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 寒食节 ,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 清明节的起源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日期: 农历五月初五民俗习惯 :吃粽子 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 6、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节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公元前 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 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 7、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起源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鹊桥仙秦观七夕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织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又叫七仙女),她私自下凡,与父母早逝的牛郎成亲。 在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后来,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 8、,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 牛郎急忙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牛郎与织女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 周礼 一书中,已有“中秋”一 9、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 太宗记 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的由来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中秋起源: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 10、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待后羿率众人外出狩猎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 11、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 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 12、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 “ 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传说:吴刚伐桂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农历九月初九。 我国政府于 1988年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九月初九,全国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娱演出等。 重阳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3、】Q:764723079民俗习惯: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访遍名山高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 “ 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 14、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重阳节的由来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 *李清照 *醉花阴 *重阳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唐 *李煜 *谢新恩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