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7内容摘要:
改变,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从而得出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例如:船大调头难。 小个子运动员特别灵活。 ( 1)一人向上抛出小球,抛出后,小球还受到人对球沿抛出方向的力吗。 •球离开手,就只有重力产生的加速度。 2F1F2a1a( 2)如图是光滑平面的俯视图,物体在 A位置时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其加速度向什么方向。 在 B位置,作用力改成水平向右,此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如何。 若在 C位置突然撤去外力,其加速度方向又如何。 A B X Y C a=( F1F2) /m ( 3)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加速度会怎样。 例如:书上两人分别用方向相反的力 F1和 F2 拉同一辆小车,加速度会怎样。 示例 1 某型号长征火箭在竖直向上发射起动时,质量为 105 kg ,初始的推力是 6 106 N,则起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F mg 55610**10**6mmgFa 。上教版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7
相关推荐
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 mFa 1:瞬时性: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 a与 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3:独立性(或相对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分加速度的合成;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应范围:是对宏观、低速物体而言; 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实例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人写诗填词,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诗言志”。 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法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像仕途失意、朋友送别、感物伤怀、儿女情长等等,都能在诗词中寻觅到它们的影子。 今天我们学习三首不同风格的诗词,看看诗人抒发了那时那地怎样的情怀,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抒发的。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第三章 C 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1)大小相等( 等大 ),方向相反( 反向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共线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异体 )。 (2)力的性质相同( 同性 )。 (3)同时产生
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后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答:运动过程分三段 ( 1)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 2)速度达到最大 ( 3)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小为零 第三章 B 牛顿第二定律( 2)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FmaA、由 ,可知运动物体的质量与外力成正比,与加速度成反比。 B
体有这种性质,运动的物体有这种性质吗。 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还保持静止状态,于是落在下方。 讨论 1: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小实验来演示物体的这种性质。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下列各问中的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 ( 1) 静止在桌面上的书。 ( 2)正在以 10m/s速度运动的汽车。 (
人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研究 ,进一步得出下述结论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惯性 :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这种性质叫惯性 . *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 惯性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 .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