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内容摘要:
细胞外界溶液发生了渗透作用。 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初始浓度 0 Mg2+ Ca2+ Si4+ 离子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 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是不是水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膜。 其特性是: 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红细胞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所产生的不同变化 (胀破、皱缩和保持不变 )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洋葱表皮细胞放在 30%的蔗糖溶液中发生 质壁分离 现象;把分离的细胞放到清水,可见 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 分析 以上失水和吸水属于渗透作用 , 渗透作用是小分子物质通过 半透膜 由 低浓度 溶液向 高浓度 溶液的方向进行的扩散作用。 红细胞。【必修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
相关推荐
液泡又会 变大 ,细胞 膨胀。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返回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 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返回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 吸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返回 三、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 ( 1)判断植物细胞的生活状况 ( 2)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3)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 4)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三、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
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选择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进一步探究 成熟的 (有中央大液泡 ); 活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 通过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还可以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思考 •要观察细胞发生 质壁分离和复原 ,对材料有哪些要求。 原理 :
红细胞表面积的 2倍 . 实验思考 : 1 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脂质的排列方式为双层排列 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但直到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诞生,科学家用它来观察细胞膜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 三层结构 ,他大胆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
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后,运输方向是 ( )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B、 高尔基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练一练: B C 生物膜 蛋白质(质量分数 %) 脂类(质量分数 %) 糖类(质量分数 %)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大鼠肝细胞核膜 59 35 内质网膜 67 33 含量很少 线粒体外膜 52 48
on 1935 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 —— 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 这又说明了什么。 一 .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 (50%)和蛋白质 (40%)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与生活中的联系: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 (特别是糖蛋白) 的改变有关。 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 探究二:
1、 妃雪第 阅 讲 盐和化肥贺热点分类解析考点年?到”常用盐的性质及用途1.盐的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或匀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盐的性质(1)盐(可溶) +金属1 一金属2 + 新盐(金属 1 比金属2 活泌,K Ca Na 除外)(2)盐+酸一,新盐+ 新酸(3)盐+了碱一新盐 + 新大(反应物需都可溶,上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4)盐+盐一两种新盐( 反应物需都可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