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6版八年级物理下 全套教案(Word表格版版,68页)内容摘要:
3、归类。 学生对上面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类,最后归于两类:一种是物体的外形发生了变化,另一种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动、 快到慢、慢到快、方向改变等)。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的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例子。 形变例子:挤压气球(变扁)、拉长弹簧(伸长)、折弯铜条(弯曲)、扭转塑料尺(扭转) 运动状态改变:踢球(静到动)、守门员扑球(动到静)、火车刹车(快到慢)、火车启动(慢到快)、打乒乓球(方向改变) 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的玻璃瓶,装满水,手握,水上升。 提问 5、吸引毛发,在毛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同样吸引纸屑 老师演示实验:木板上有一铁钉,木板后有一磁铁(隐藏),移动磁铁,铁钉运动。 提问:铁钉为什么会运动。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铁钉运动是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猜测 ( 木板后有磁铁 )。 老师肯定学生的猜测,总结:当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物体对它施加了这个作用。 学生知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概念。 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让学生分析教材图 811 中谁是受力物体。 谁是施力物体。 学生通过分析,对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老师做实验: (1) 弹簧拉钩码。 多媒体放映: (2) 小车撞击绷紧的橡皮筋。 (3) 7、两种作用效果。 七、课堂作业“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 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 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 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10、。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以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明白力的三要素的定义。 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学生知道力的单位,同时对牛顿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二、力的单位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 一袋方便面 所受的重力。 学生举起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对一牛的大小有一个了解,对力的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学生观看录像,思考。 三、力的图示 老师假设刚。(教科版)2016版八年级物理下 全套教案(Word表格版版,68页)
相关推荐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元二次方程能力点 1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题型导引关于 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且二次项的系数不是 0,确定字母系数的取值【例 1】若关于 m4) x|m1| 5 x12 是一元二次方程,求 析:根据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可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应是 2,且二次项的系数不能 为零解:由题意知| m1|2,解之,得 m1 或 m3.当 m1 时,3
4、拉力 F 为 2滑轮是定滑轮C拉力 F 的功率为 物体 A 为参照物,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解析】 该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绳子自由端的运动速度是 s,A 与弹簧测力计的运动速度不同,相对于物体 A,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拉力的功率等于 2015 长沙 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
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他们都是大写的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学生的角度,怎样做才能成为“大写的人”。 • 学生应做到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等等。 总之,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所以,我们应如古人所云:“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本文所选的故事虽是生活小事,却能体现出耀眼的人格光辉。 如何理解卡萨尔斯的名言。 国学大师 —— 季羡林 • 季羡林(
3、)AB BB 2列结论:若关于 x 的方程 ax+b=0(a 0)的解是 x=1,则 a+b=0;若 b=2a,则关于 x 的方程 ax+b=0(a 0)的解为 x= ;若 a+b=1,且 a0,则 x=1 一定是方程 ax+b=1 的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8 分)11单项式2 的系数是12比较:2815填“”、 “”或“=”)
3、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填“ ”、 “ ”或“=”)13如图,把矩形 纸片沿着过点 的直线 折叠,使得点上的点 处,若 ,则 40_14若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整数 可以是 m(写出一个即可). 15如图,在 中, ,则16如图,菱形 的周长为 20,对角线 与 相交于点 , ,则7已知等腰直角 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 的边长均为 , 与 在同 从点 开始向右移动,设点
2、师傅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张师傅每小时比李师傅多加工 5 个零件,张师傅加工120个零件与李师傅加工 100 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 设张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 个,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A B C D1205x1205x51025如图,已知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当 C 时,它是菱形 B当 D 时,它是菱形C当 D 时,它是矩形 D当0时,它是正方形6如图,将 的中点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