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把栏杆拍遍1内容摘要:

担负。 ★ 遥岑 ” 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层层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词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 “ 献愁供恨 ”。 磊落的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这是 —— 借景抒情,移情于物 的手法。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 愁 落日和断鸿在词中比喻的是什么。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 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看、拍、 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 他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武器,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 此处以物比人,一个“看”字配合一个“了”字,写出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胸中的抑郁苦闷,体现了词人 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 作者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小结: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用的是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 )。 言志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