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内容摘要:
3、州江干模拟,20)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 t 时 4 ,水开始沸腾B在 t 时 4 t 时 6 过程中,水不吸热C在 t 时 6 继续加热,水温仍是 100 D在实验时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解析如图,水的初温是 90 ,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在第 4 间,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100 不变,所以水从第 4 始沸腾,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100 ,在第 6 后继续给水加热,水还是处于沸腾阶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100 不变。 答案2013江苏南通实验中学,3)早晨看见草叶上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原因与图中相同的是 ()解析首先 5、气 ”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解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答案选择题6(2015江苏射阳模拟,17)民谚俗语常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 “缸穿裙,大雨淋” ,夏天水缸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小水滴向下淌,水缸好象穿上了裙子;“霜前冷,雪后寒” ,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_现象,形成前环境温度低于 0 , 7、处形成淤血。 解析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答案液化汽化吸收减小8(2014黑龙江哈尔滨调研,39)如图是研究汽化、液化中的吸、放热实验装置,在左右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 1/3 的水。 实验中发现要维持左侧试管中水沸腾状态不能撤去酒精灯。 说明_;右侧装置中能够说明液化放热的现象是_。 解析(1)左管发生的是水的沸腾现象,水在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水的沸腾过程需要吸热;(2)右管发生的是液化,由于液化放热,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右管 9、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石蜡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温度达到 53 时,其状态是_;(选填“固态”或“液态”)(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解析(1)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需要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除了需要记录时间的秒表外,还需要测量温度的温度计;(2)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石蜡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时候,所以石蜡是非晶体。 海波的温度达到 53 时,温度超过了熔点,说明此时已完全熔化,为液态;(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99 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水的沸点是 99。 答案(1)温度计 (2) 非晶体 液态(3)99。(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物质的特性二 物态变化(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