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大题集训练2 遗传变异内容摘要:
2、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此外还需要 能。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制过程中,即图中过程。 (3)根据图中 4 条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 ab。 (4)腺嘌呤和尿嘧啶之和为 36%,即 A+U 占 3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形成该 +T 占 36%,则 A=T=18%,因此该 段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的比例在036%范围内,即最多是 36%。 答案:(1)细胞核中、线粒体核糖核苷酸、)(3)ab(4)36%2.(12 分)现有以下牵牛花的 4 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A 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B 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C 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D 组:红 4、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 若用 株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 【解析】(1)A 组中,蓝花为子代新出现的性状,因而判断其为隐性性状;同理通过 B 组判断出红花是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遵循遗传的分离定律。 (2)若该假说正确,A +A+、A +A、A +a 都是红色,a 为蓝色,红色,A 组中双亲都是红色,而后代出现了红花和蓝花,则双亲为 A+A 与 A+A 或 A+A 与 A+a。 (3)A +A+与 A+A 杂交子代全是红花,A +A 与 交子代红花蓝花=11,A +A 与 A+A 杂交子代红花蓝花=31,A +A 与 A+a 杂交子代红花蓝花=31,故用 A+A 杂交可测定 A+ 5、A+和 A +A+与 交子代全是红花,A +A 与 交子代红花蓝花=11,A +a 与 交子代红花蓝花=31, 交子代红花蓝花=11,故用 交可测定 A+A+、A +a。 答案:(1)AB分离(2)A+A 与 A+A(或 A+A 与 A+a)(3)A+A+和 +A+、A +12 分)已知小麦颖的颜色受两对基因控制,黑颖基因 B 和黄颖基因 Y 为显性基因,且只要 B 基因存在,Y 基因控制的性状就被抑制,小麦的颖就表现为黑颖。 请分析回答:(1)某黑颖品种与某黄颖品种杂交得到 1自交产生的 颖黄颖白颖=1231。 据此分析,黑颖品种的基因型最多有种,该亲本黑颖品种的基因型是。 (2)在上述杂交所得的 7、2)1/22(3)12 分)人的 型不仅由位于第 9 号染色体上的 A、 B、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 19 号染色体上的 H、h 基因有关。 基因 H 控制合成的酶 H 能促进前体物质转变为物质 H,但是基因 h 则不能控制合成这种酶;基因 转变为 A 抗原,基因 转变为 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这两种酶。 人的 型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的关系如下表:血型 A 型 B 型 O 型抗原 A B A、常含有可形成 A、B 抗原的物质 H)注:基因型为 A 抗原和 B 抗原;无 A 抗原和 B 抗原者被视为 O 型血。 下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其中 1、 2、 3、 4均为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1)人的 型的产生体 9、9 号染色体上的 A、 B、i 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 19 号染色体上的 H、h 基因有关” ,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 1、 2、 3、 4均为纯合子,而 2为 ,所以 2的基因型为A A。 1、 2的基因型分别为 A B、A B。 (3)若 3同时具有 A、B 抗原,则 3的基因型为 A B。 1为 O 型血。 如果 1A H A的男子结婚,则所生育孩子的基因型为 _I _I _I 以血型及比例是 A 型B 型=211。 答案:(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2)A AA BA B(3)1/4A 型B 型=2115.(12 分) 10、鸡的性别决定为 (雄性、雌性),果蝇的性别决定为 (雌性、雄性)。 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果蝇的某一相对性状 M 和 N,且 M 对 N 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 制。 研究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可能是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与性别相关联,雌雄差异在于杂合子,雄性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而雌性杂合子表现隐性性状)或伴 X 遗传。 如为从性遗传,表现型为 M 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 N 的雄果蝇杂交,得 让 得 性状的个体占。 如为伴 X 遗传,表现型为 N 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 M 的雄果蝇杂交,F 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 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 3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2)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由位于 12、F 3中雌性个体中的纯合子的概率为 1/41/2+3/41/2=1/2。 (2)从表格信息可知,羽毛有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余基因型对应的表现型均为羽毛白色,故基因型为 雌雄鸡杂交,子代中羽毛有色的比例为 1/43/4=3/16,羽毛白色的比例为 16=13/16 故羽毛有色羽毛白色=313。 答案:(1)1/4M 雌果蝇N 雄果蝇=111/2(2)羽毛有色羽毛白色=3136.(12 分)芦笋(2n=20)属于 性别决定植物,其嫩茎挺直,可供食用,当年养分的制造和积累的多少,会影响第二年嫩茎的产量,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 (1)如果分析芦笋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条染色体;若一株芦笋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能 13、是亲代中植株的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所致。 (2)科学家发现芦笋有高茎性状,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将多对野生型(矮茎)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高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若杂交后代,则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这对基因控制的这一对相对性状,可能的基因型有种。 【解析】(1)根据题干“芦笋(2n=20)属于 性别决定植物” ,可知如果分析芦笋的核基因组,需要至少研究 9 条常染色体+X 染色体+Y 染色体=11 条染色体;一株芦笋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是由 X 雌配子与 配子结合产生的,因此异常。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高考大题集训练2 遗传变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