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知识点专练13 神经调节内容摘要:

2、,提高对 为兴奋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则 流,若为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则 .(2015浙江高考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题指南】(1)隐含信息: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表明膜外 K+浓度下降,静息电位降低,造成动作电位相应降低,兴奋减弱。 (2)关键知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原理,K +浓度与膝反射的关系。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A 项,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故错误。 B 项,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 通透性增大,对 K+的通透性减小,故错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 4、药之间建立联系。 当单位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 以下将这种大鼠简称 2)研究发现,D 鼠相关脑区内酶 探讨酶 两组 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 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 ,则表明抑制酶 鼠对药物的依赖。 (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 A的 22个核苷酸的 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 这种小 溶解后,注射到 起酶 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 (填“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 M”)溶解,注射到 段小 实验组使用的小 核苷酸的(多选,只填序号)。 鼠相关脑区内酶 可以 6、位时间内两组 制酶 低了 现为对药杆按压次数少,所以抑制剂组的 3)在实验过程中,要维持单一变量,本小题实验要研究 该小段 溶剂 实验同样需要对照组,对照组的 序列要完全不同。 答案:(1)神经冲动/兴奋神经递质后膜(2)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明显少(3)溶剂 Ma、c、f溶剂 M、不能和编码酶 A的 2015山东高考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下。 (1)兴奋沿神经 起末梢内的 释放神经递质。 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图中 和突触后膜。 (2)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 ,导致 8、应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引起胃肠道的平滑肌收缩。 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当血糖浓度增加时,刺激胰岛 血糖浓度降低,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从而促进饮水;另一方面刺激下丘脑分泌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4)抗体是由浆(效应 胞合成分泌的。 答案:(1)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突触间隙 (2)胰岛素 (3)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 (4)浆(或效应 .(2015福建高考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 10、养液中,细胞内 合成。 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 细胞通过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 “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 (2)关键知识: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主动运输的特点、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区别等。 【解析】本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细胞呼吸和主动运输以及生物实验结果分析等有关知识。 (1)由题干信息“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缺氧时间。 (2)因为静息电位的特点是内负外 11、正,图中静息电位为负值,所以它是把细胞膜的外侧电位水平定义为 0 以细胞膜的外侧为参照。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缺氧时间从 10 0 息电位由细胞的阈强度变大,说明当静息电位由发神经冲动需要更大的电刺激强度,即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了。 (3)由图中数据可知,在缺氧处理 20 细胞的阈强度大约是 34 5 经细胞不能兴奋,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要在线粒体中合成。 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进行无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成量减少。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维持过程中有离子跨膜转运,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的,主动运输消耗能量,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