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3 细胞内的酶与ATP内容摘要:
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量不同,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解析】选 B。 激素不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如抗利尿激素,A 项错误;代谢终产物可以通过反馈来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B 项正确;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C 项错误;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如细胞衰老,D 项错误。 2.(2015大连二模)下面关于 叙述,错误的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 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析】选 B。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需 供能量,A 项正确;物质不是能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量储存在 3、 ,B 项错误;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组成,C 项正确;正常细胞中 互转化,不断进行,保持动态平衡,D 项正确。 叙述,正确的是()、H、O、N,组成 元素有 C、H、O、N、和 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选 B。 酶为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C、H、O、N)或 成元素:C、H、O、N、P),A 项错误;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 含量不会大量增加,C 项错误;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供能量,D 项错误。 故选 B。 4.(2015南昌二模)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 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 4、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定是蛋白质,因为 A 表示氨基酸,A 表示酶,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解析】选 A。 从题图可以看出,酶与底物的结合具有专一性,A 项正确;A 在反应前后的数量和性质不变,表示酶,而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项错误;图中的化学反应属于物质的分解,不可能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C 项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故不能合成酶,但是可以发生图示物质的分解过程,D 项错误。 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析】选 D。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催化剂的作用原理,A 项中鸟胃中的肉块消失有消化酶的作用,B 项中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两种酶和 C 项中的 为 5、催化剂,所以均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利用的是升高温度提供反应的能量的原理。 6.(2015安阳二模)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 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其他实验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 变量 组别 1 组别 2 组别 3 组别 4 组别 5酶浓度 0% 1% 2% 4% 5%实验一(乳糖浓度为 10%)相对反应速率0 25 50 100 200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实验二(乳糖酶浓度为 2%)相对反应速率0 25 50 65 65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制组别 5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则各组别相对反应速率将会增加【解析】选 6、C。 实验一:乳糖浓度一定时,随酶浓度(0%5%)的升高相对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酶浓度为相对反应速率限制因素,故 A、B 项错误。 实验二:酶浓度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0%20%)随乳糖浓度的升高相对反应速率加快,超出此范围,相对反应速率不再随乳糖浓度升高而加快,所以限制组别 5 相对反应速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C 项正确;由题意可知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各组别反应速率都会下降,D 项错误。 【易错提醒】表格中易忽略的关键信息(1)实验一随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一直在加快,所以 5%的酶浓度可能还未达到最适浓度。 (2)实验二乳糖浓度由 20%增加到 30%时,酶促反应速 7、率不再增大,此时限制因素是乳糖酶的浓度。 素、抗体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 下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4 分别表示蛋白质、激素、 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的细胞一定能产生 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解析】选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图示中的 2 为蛋白质、3为酶、1 为激素、4 为抗体,故 A 项错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人体内的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D 项错误。 【规律技法】交集突破法(1)分析酶、激素和抗体化学本质的“交集”是蛋白质2 表示 8、蛋白质。 (2)分析图示四种物质的关系:4 全部在 2 中4 为抗体。 3 大部分在 2 中3 为酶。 1 少部分在 2 中1 为激素。 8.(2015广州三模)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低时一定会影响酶的活性,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解析】选 D。 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A 项错误;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温度和 pH,温度较低时都会影响酶的活性,B 项错误;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C 项错误;线粒体只参与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所以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D 项正确。 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 a 的起始浓度为 10 )。 下列 9、叙述错误的是()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a a 在 2 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和【解析】选 C。 b 是酶,a 是底物,在 b 的作用下水解成相同的物质 c,所以 a 可能是麦芽糖,不是蔗糖,因为蔗糖水解得到的是葡萄糖和果糖,A 项正确;物质 a 的起始浓度为 10 ,由题图可知,2 ,B 项正确;是三个温度中反应最快的,但不一定是最低的,C 项错误;是三个酶浓度中反应最快的,因此的酶浓度最高,D 项正确。 10.(能力挑战题)(2015淮北二模)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 10、之间的关系。 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 温度的变化趋势。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 B 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 点代表该酶的最适 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 D、H 可得到上图曲线【解析】选 C。 首先根据曲线变化判断乙曲线代表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丙曲线代表 酶促反应的影响。 甲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在 A 点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将降低,故 A 项错误;图中 E 点代表酶的最适温度,H 点代表酶的最适 B 项错误;酶应该在最适 温下保存,故 C 项正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当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高温时反应速率不会为零,故D 项错误。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3 细胞内的酶与ATP
相关推荐
,B D (3) 已知集合 , 集合 M∩P= { 0 }, 若 M∪ P= S. 则集合 S的真子集个数是 ( ) ( A) 8 ( B) 7 ( C) 16 ( D) 15 aM ,12, Z021xxxxP 101P ,(4)集合 S, M, N, P如图所示 ,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 表示的集合是 ( ) (A) M∩(N∪ P) (B)
3、要考查与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有关的实验分析。 A 项中,菠菜叶肉细胞内 5与 14应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中,故正确。 述反应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故错误。 C 项中,由题干中的信息“检测产物 14知,测定 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故正确。 D 项中,由题干中的信息“化酶能催化 5(即 2C 3”可知,单位时间内 14明 化酶活性越高,故正确。 4.(2015天水三模)在 a
A∪B B 当 AB时, A∪B=B A∪B A A B B ABA B B A B A 例 已知 A={x|x=2k,k∈Z},B={x|x=2k 1, k∈Z}, 求 A∪B。 补集 集合 A是七宝中学新疆部高一 (1)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集合 B是七宝中学新疆部高一 (2)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集合 U是七宝中学新疆部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集合 U中所有不属于
2、转化成 S 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 项错;高温处理过的 S 型菌蛋白质虽变性,但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项错。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 A 项。 错因在于受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影响,认为肺炎双球菌也寄生在人体或小鼠细胞内。 其实肺炎双球菌属于胞外寄生,而病毒属于胞内寄生。 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 32P
2、酶的活性,会导致持续兴奋或抑制,D 错误。 【易错提醒】与神经递质有关的两点提醒(1)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2.(2015大庆一模)如图中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向传导C.和往往包含多个突触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影响感觉的形成【解析】选 B。 是感受器
2、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因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或倒位,均可使 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 项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 项错误。 【知识总结】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不变的可能原因(1)同义突变:突变后决定的氨基酸仍为同一种氨基酸。 (2)隐性突变:发生隐性突变时,隐性性状暂不表现。 2.(2015四川高考)M 基因编码含 63 个氨基酸的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