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容摘要:
2、分进入组织液,可出现组织水肿,故错误。 C 项,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故错误。 D 项,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淀或细胞集团)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正确。 2.(2015银川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激素、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解题指导】解答本题要明确:(1)抗体的分布:血浆、组织液、淋巴。 (2)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 【解析】选 B。 一般情况下,血浆中的氧气、营养物质等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细胞代谢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产生 谢废物,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浆,A 正 4、动【解析】选 C。 下丘脑能够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进而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A 正确。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通过下丘脑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 正确。 生命活动调节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C 错误。 下丘脑既是神经细胞,又能分泌激素,D 正确。 性和作用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析】选 A。 抗毒素是抗体,A 错误。 抗体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分解,B 正确。 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 正确。 抗体有些时候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D 正确。 【加固训练】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析】选 C。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引起的免疫反应,A 错误。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胰岛 B 细胞受损,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B 5、 错误。 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别属于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C 正确。 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 错误。 误的是()析】选 C。 许多分泌激素的细胞直接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其分泌细胞作为神经调节中的效应器,因此不少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A 项正确。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而神经递质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因此均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B 项正确。 神经递质一定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但是有些激素的受体不在靶细胞膜上,而在靶细胞内部,C 项错误。 神经递质和激素在发挥作用后都要被及时灭活或清除,以保证调节的准确、灵敏,D 项正确。 6.(2015佳木斯一模)下列有关生命活动 6、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析】选 C。 神经递质是化学物质,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变,A 错误。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的直接影响,B 错误。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能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C 正确。 植物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但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 错误。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 B 项。 误认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调节,是直接调节。 其实下丘脑是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间接调节。 7.(2015北京高考)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该抗体() 8、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者的神经者的神经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化学信号以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解析】选 C。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A 正确。 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不能识别突触前膜释放的信号,B 正确。 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 错误。 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就不会破坏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常发挥突触的生理功能,D 正确。 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细胞部失去,殖分化有关【解析】选 D。 图甲免疫过程中有抗体产生,属于体液免疫,A 错误。 细胞为 T 细胞,能识别抗原,而细胞为 10、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因此物质乙为淋巴因子,C 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2 个小题,共 40 分)11.(20 分)(2015江苏高考)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有。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 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 12、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 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的过程属于神经岛素的受体分布在细胞膜上。 (4)型糖尿病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说明型糖尿病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针对胰岛 B 细胞的一种自身免疫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免疫导致的。 答案:(1)甲状腺和肾上腺(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3)神经胞膜上(4)遗传物质(基因)自身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12.(20 分)(能力挑战题)(2015梅州一模)回答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 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 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布氏田鼠体内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胞)产热过程示意图。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据图可知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的能促进 因的表达。 (3)在 胞中,白能抑制 合成,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4)据图可知,布氏田鼠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稳定的生理调节过程是布氏田鼠。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相关推荐
2、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因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或倒位,均可使 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 项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 项错误。 【知识总结】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不变的可能原因(1)同义突变:突变后决定的氨基酸仍为同一种氨基酸。 (2)隐性突变:发生隐性突变时,隐性性状暂不表现。 2.(2015四川高考)M 基因编码含 63 个氨基酸的肽链。
2、酶的活性,会导致持续兴奋或抑制,D 错误。 【易错提醒】与神经递质有关的两点提醒(1)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2.(2015大庆一模)如图中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向传导C.和往往包含多个突触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影响感觉的形成【解析】选 B。 是感受器
2、转化成 S 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 项错;高温处理过的 S 型菌蛋白质虽变性,但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项错。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 A 项。 错因在于受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的影响,认为肺炎双球菌也寄生在人体或小鼠细胞内。 其实肺炎双球菌属于胞外寄生,而病毒属于胞内寄生。 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 32P
2、误。 【规律技法】实验材料选择技巧(1)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如检测化合物的实验应选择富含该化合物的材料。 (2)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如利用颜色反应观察实验现象时应选择浅色或无色的材料。 2.(2015海口二模)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现象及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成绿色,用于西瓜汁成分的鉴定【解析】选 B。 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灰绿色,A 项错误。 甲基绿能使 成绿色,吡罗红能使成红色
2、微镜下检查。 剥离花药接种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 (3)实验中发现愈伤组织被真菌污染,实验人员做了探究培养基灭菌时间与污染率关系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初步判断:随培养基灭菌时间的延长,。 可见,污染 (填“是”或“不是”)由培养基灭菌时间造成的。 【解析】(1)是胚状体,途径 2 形成的花粉植株染色体组的数目常会发生变化
2、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发生波动,故错误。 C 项,群落(丙)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故错误。 态系统(丁)多样性的形成受到温度等无机环境的影响,故正确。 2.(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选 B。 调查蜘蛛的种群密度一般采取标志重捕法,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