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内容摘要:

2、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指导看图。 1 图 1:图中是谁。 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2 图 2,图 3: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 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 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 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 5、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 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 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 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二、指导看图。 1 看第 3 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 交流讨论: 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 看第 3 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 8、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 一、 看图读韵文。 1 (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二、 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1 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饺子)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 (拜年)2 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4 月 4、5 或 6 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清 9、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三、 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四、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 (饺子、 拜年)清明节呢。 (扫墓 、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饺 拜 扫 墓 踏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扫”是平舌音。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 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 11、(相机出示词语:端午 、粽子)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 端,是开始的意思。 古代“午”与“五”通用。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酒白糖。 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2 第四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 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 (出示:中秋、月饼)中秋:我国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 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 出示: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