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检测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含答案)内容摘要:
2、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3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 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4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 )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 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 4、史料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7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 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 的独特风格。 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 4 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 ,公元 79 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 6、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11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 熙 十 年 ( 公 元 1671 年 ) 2,488,492(两白银)康熙十一年 18,096,850康熙十二年 21,358,006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康熙三十年 31,849,719康熙三十三年 41,007,790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国 8、 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C. 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 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14 吴江县志中载:“至洪宣(明朝年号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的是( )A明中后期已出现雇佣关系 B明朝手工业的繁荣C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 D商品经济的发展15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 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 9、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 ”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 )“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 ,而称之以“朝奉” , 久 之 , 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17早于孔子 100 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 (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 、 “妾织蒲” (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 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 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 11、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20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 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 从中可以看出(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21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 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洋务运动强调“ 13、发展 B 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C 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24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 、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繁盛一时, 明清时期,苏州及“四大名镇” (广东佛山、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成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 这种变化是由于( ) 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 述先秦社会制度礼仪的礼记有如下记载:“用器不中度,不粥(同“鬻”,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 ”材料表明先秦时期( )A政府严密控制工商业 B市场交易多为以物易物C手工业生产流程详实 D物器用具制售讲求规范二、非选择题。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检测 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含答案)
相关推荐
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 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 图片说明 】 判词前面的是“一所古庙
2、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A 唐璜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母亲3 “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 )A拜伦 B雨果 C巴尔扎克 D贝克特4有学者认为 19 世纪的一群文学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芦荻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 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 “ 忧怀 ” ,写下了 《 风雨 》 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 “ 大地 ” ,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 “ 房舍 ” ,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 ” 面对 “ 大地的海 ” ,忧思满怀
2、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D观察植物染色体时可以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3 (2016豫南九校联考) 下列叙述中:()做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必须使用显微镜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的皮肤癌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的有一项 B正确的有两项C正确的有三项 D都不对4
3、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 ,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 )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D “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5以下是“中国妇女解放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