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11-28“环环相扣”的实验探究(含答案)内容摘要:
3、验假设3用质量分数为 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 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 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 (2n16 条)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呢。 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针对以上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 实验假设的确定方法(1)假设的确定依据对探究性实验来说,假设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或解释,即提出可能的实验原理。 (2)假设的描述句式一:“如果现象,则结论”。 句式二:“当条件 X 存在时,事件 P(实验现象)会发生 ”或“当条件 X 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不发生”或“当条件 X 存在时, 5、多余液体。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中浸有 1%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对应编号的培养皿中,用镊子摊开,然后,用移液管吸取体积分数为 1%的过氧化氢分别滴入培养皿内的稻米中,使所有稻米都浸有过氧化氢。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中稻米的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及结论:A 培养皿中的新稻米呈红褐色。 B 培养皿中的待测稻米若颜色很浅或几乎无色,则是陈稻米;若待测稻米颜色也呈红褐色,则是新稻米。 请依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流程,正确分析预期结果及结论,准确书写相应的实验原理:_。 三段法析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一般由三段组成。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具体过程描述。 (2)自变量的作用(反应)原 7、匀2 滴 2 滴 2 滴6观察现象并记录(1)此探究实验的课题名称是_。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应该用_检测。 A 、B 、 C 三支试管,哪支试管中酶的活性最高。 _。 (3)实验结束后,将 B 试管所处温度降到适宜温度,现象是_。 (4)有人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 酶活性的影响,试说明这样建议的理由。 _。 环节五突破实验步骤6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够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 我们知道,肺炎双球菌初次进入小鼠体内后,一般先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并传递给 T 细胞。 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小鼠体内的 B 细胞,B。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11-28“环环相扣”的实验探究(含答案)
相关推荐
2、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沿烧杯内壁加入浓硫酸。 A B C D解析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不可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难以排净空气;实验结束后不可将实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应交实验员回收集中处理,否则会腐蚀管道、引发事故、造成污染等。 均正确。 答案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用托盘天平称取 5.2 g 用 50 筒量取 5.2 酸;用蒸发皿加热 液可以得到
2、代中显隐21。 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体全部存活,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比例是()A11 B12C21 D312桃树的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H、h 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芦荻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 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 “ 忧怀 ” ,写下了 《 风雨 》 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 “ 大地 ” ,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 “ 房舍 ” ,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 ” 面对 “ 大地的海 ” ,忧思满怀
3、判断1判断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相关叙述(1)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 需的反应物(2014 新课标 ,6A)()(2)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2014新课标, 6B)()(3)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013新课标, 2D)()(4)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2013新课标,2C)()(5)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010海南,
,爱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 自 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 《爱的艺术》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 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爱的艺术》前言 本文是属于议论文, 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
2、现技法导练(1)根据题干信息排除:(2)根据知识性错误排除:选项 D 本身存在知识性错误,且与题干信息无关,可予以排除。 答案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 a 点表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B图中 b 点受到刺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