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 解题技法3-淘汰排除法(含答案)内容摘要:
2、现技法导练(1)根据题干信息排除:(2)根据知识性错误排除:选项 D 本身存在知识性错误,且与题干信息无关,可予以排除。 答案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下列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 a 点表示静息电位,此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B图中 b 点受到刺激后,膜上 通道开放, 开始内流,此刻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C图中 d 点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D图中 c、e 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0 时细胞内外没有离子交换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 4、 点兴奋时 外流A BC D技法导练图中刺激点受刺激传导至 a 点记录仪发生第一次偏转时,a 点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b 点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其两电极位于膜外,则 b 点电位高于 a 点,由此可排除选项 C;第二次偏转时,b 点电位低于 a 点,故可排除 B;b 点兴奋时的电位变化是由 流形成的,故可排除 A。 答案一植物细胞放入 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技法导练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才可能发生渗透作用而出现质 6、与 和 K 通过 K 泵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D K 泵只对维持动物细胞内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法导练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向及是否消耗 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载体不仅能运输 和 K ,而且还可以催化 解,故可排除 A 项。 无论是运输 还是 K ,都需要消耗 运输它们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可排除 B 项。 K 通过 K 泵不断地积累于细胞内,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可排除 D 项。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 8、中存在一个染色体组,是 X、或 Y、,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同源染色体 X、Y 已经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此存在 2 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 4 种不同形态。 由此可知,第项描述是错误的,从而可快速排除 A、B、D 项。 3下列变化能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而一般不会发生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是()A基因突变B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C合成与分解D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答案胞增殖过程中既要进行 复制,也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但细胞分化过程中只发生蛋白质的合成,B 项可排除。 无论是细胞增殖还是细胞分化,都需要 供能量,所以都有 合成与分解,C 项可排除。 只有细胞分化才会使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稳定 10、 错误。 去掉某九肽化合物 5 号位置上的丙氨酸后,在该氨基酸所处位置的两侧各去掉一个肽键,因此肽键少 2 个;丙氨酸中含 2 个氧原子,水解 2 个肽键消耗 2 分子水,因此氧原子总数不变,故 D 正确。 5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T 细胞和 B 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效应 T 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 T 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 项可排除。 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11、,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C 项可排除。 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 项可排除。 抗原刺激机体后,T 细胞和 B 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65溴尿嘧啶(5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 5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 酮式可与 A 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 G 互补配对。 在含有 5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可以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 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 的比值不同于原大肠杆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 发生碱基种类替换B5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 A/T 对变成 G/C 对, 13、先要正确判断每个图表示的过程,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才能准确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所发生的重组,且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所以对应图乙中过程,A 项可排除。 图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C 项可排除。 图甲中的过程发生了 A 和 a 的分离,图乙中的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的过程, D 项可排除。 染色体易位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8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 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时长为 14 小时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 段C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 段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 解题技法3-淘汰排除法(含答案)
相关推荐
,爱和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 自 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 《爱的艺术》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 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爱的艺术》前言 本文是属于议论文, 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
3、判断1判断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相关叙述(1)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 需的反应物(2014 新课标 ,6A)()(2)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2014新课标, 6B)()(3)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013新课标, 2D)()(4)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2013新课标,2C)()(5)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 010海南,
3、验假设3用质量分数为 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 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 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 (2n16 条)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呢。 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针对以上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 实验假设的确定方法(1)假设的确定依据对探究性实验来说
3、岛 B 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C2时内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技法导练A 项:如果“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即增加了血糖的去路,血糖浓度会下降,与图中的曲线走势相符。 B 项: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此可以逆推出分泌物乙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4、中因通过 a 过程细胞数目增加,而通过 b 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所以 a、b 分别为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因神经细胞的功能为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兴奋,在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表所示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 K 和 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单位: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生命形式并不在意,是树们飞絮飘种的情景引起作者对生命的第一次认真思考,使她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 在于无私地传递生命,不惜代价,不求回报。 • 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 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树们不分昼夜地飘送种子 , 为播撒代竭尽全力 , 而成功率极低 , 也许只有一颗种子成树 , 所以说生命的形成是耗费了巨大成本 , 是 “豪华 ”“奢侈 ”的 , 作者被树们不求回报的执著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