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5-13“八年耕耘”的孟氏定律(含答案)内容摘要:
3、中所有个体随机交配。 (3)性状分离基因重组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所致,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题组一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2015江苏,4A)()(2)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2013 江苏, 2D)()(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基因型(2012 江苏, 11C)()(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其中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基本没有影响(2013新课标, 6A)(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 5、进行杂交,F 1 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 1 自交,F 2 获得 137 株扁盘形、89 株圆形、15 株长圆形南瓜。 则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010安徽,4D)( )(10)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 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示短食指基因,T L 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 在男性为显性,T L 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2010天津,6C)()12题组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6、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1 自交得 表现型之比接近 31B提出的问题是:F 2 中为什么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1 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 11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2014海南,25)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 感病株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 感病纯合子4下表表示豌豆杂交实验 9、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 在 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9/64、1/9 B9/64 、1/ 64C3/64、1/ 3 D3/64、1/648(2015潍坊二模)现发现某种植物的绿色叶对花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 、a 和 S、s)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纯合植株杂交,得到下表实验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数 数亲本组合绿色叶 花色叶 绿色叶 花色叶绿色叶花色叶 120 0 539 36绿色叶花色叶 90 0 240 中组合的亲本基因型为 中组合的亲本基 10、因型为 中组合的 花色叶个体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绿色叶花色叶11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 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 如 分解为如下两组:b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题组五把握实质、应变多种考法9(2014上海,25)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 150 g 和 270 g。 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 重量为 19 12、 4 种D其后代白化鼠中纯合子占白化鼠的 1/311(2015张掖二模)蓖麻性别有两性株 (植株开有雌花和雄花)和雌株( 植株只开有雌花)。 研究人员让纯合高秆柳叶雌株与纯合矮秆掌状叶两性株蓖麻杂交,F 2 的表现型及植株数量如下表。 请回答:现型高秆掌状叶两性株矮秆掌状叶两性株高秆柳叶雌株矮秆柳叶雌株总数数量( 株) 1 439 482 469 158 2 548(1)据实验结果推测,蓖麻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有_(株高与叶形/株高与性别/叶形与性别)。 (2)现型为_。 若株高、叶形与性别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性别的情况下,F 2 高秆掌状叶两性株的基因型有_种,F。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5-13“八年耕耘”的孟氏定律(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