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5)力学实验(2)(含答案)内容摘要:

3、置 1 2 3 4 5 6 7 8v(cm/s) _ )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 请问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 对比实验和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_32014广东理综,34(2)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1)如图(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 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 k_N/m( 5、际联考)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某探究小组的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W v, W W ,。 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 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 Q 点的速度)。 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示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理由是什么。 _。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度释放,测出物体从初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读出物体每次通过速度传感器 Q 的速度 ,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 L v 图象。 根据绘制出的 L v 图象 6、,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 L 和 v 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_。 A L 图象 B L 图象1v 1L 图象 D L )本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_。 2(2015湖南省株州市高三检测)在实验验证自由落体的重物机械能守恒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图中 O 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 A、 B、 C、 D、 E、 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 的距离为 的距离为 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 T。 (1)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T 满足关系式_,即验证了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2)已知 Ts。 如果打出的纸带中有一条 离大约是 5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如果操作正 8、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的装置图,图中 O 点为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 A、 B、 C、 D 各点为固定速度传感器的位置, A、 B、 C、 D、 O 各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1)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要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 A小球的质量 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 速度传感器与 O 点之间的竖直距离 球自初始位置至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所用的时间 t(2)作出 h 图象,由图象算出其斜率 k,当 k_时,可以认为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写出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一条建议:_。 参考答案考点 15力学实验(二)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10 22)由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可知,磁铁下落的速度逐渐增大,最后匀速下落,所受阻力逐渐增大到大小等于重力。 (4)实验结果表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而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 答案(1)2)3)逐渐增大到 39.8 cm/s 且增加的越来越慢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3解析(1)由 k N/m50 N/m; F| x| 10 2(2)要调整气垫导轨水平,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相等;(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释放滑块后,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4)由题图 11、可知, x 与v 成正比,即 v 此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压缩量的平12 12方成正比。 答案(1)50(2)相等(3)滑块的动能(4)正比压缩量的平方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mg( )L 式两边都有12m,所以探究 W 与 v 的关系时可以不测量质量 m。 (2)由动能定理得出结论: g( )L 了更直观地看出 L 和 v 的关系,应作出 项正确。 12(3)从(2)中表达式可以看出,摩擦力大小不会影响 案(1)因为 W W mg( )L, 式两边都有 m,12所以探究 W 与 v 的关系时可以不测量质量 m(2)D(3)不会2解析(1) ,若 机械能守恒,则 v 2。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