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2课科学与艺术1内容摘要:

《 水调歌头 》 ,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 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 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问题 2 科学的创造力: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 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理解: 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 如何来理解它们。 举例论证:“迈克耳和莫雷在 1887年做的光束实验”和“普朗克在 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并指出“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