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10-《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导学案内容摘要:

2、掌握: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北宋后期词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2能够对诗词中精警的名句进行鉴赏。 3能够通过对诗词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把握住每首词的情感内涵,并注意不同词人不同词作的情感异同比较;要整体涵咏、体会,把名句的鉴赏放在整篇的意境中进行,注重全篇、名句、意境三者共联互动。 一、词人名片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 一生仕宦不得志,官职卑微。 曾任颍昌府许田镇监。 词与晏殊齐名,人称“二晏”。 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以小令见长,工 4、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水仙的。 晏幾道小山词跋自云:“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 、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 ”又云:“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 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借这段话可以更深地理解小山词。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 去年/春恨/却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垂 时 /双飞。 记得/小 /初见,两重/心字/ 6、撑一叶扁舟,撑入潇湘去,歌如旧;又过长江水,诗如旧。 醉了山,醉了水,醉了千家酒意浓。 试问世间情,有几回无怨悔。 执子之手,此行已足够。 三、品读,鉴赏评析1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和表现全篇感情基调的词语,想一想,这些时间名词分别带出了哪些画面。 这些画面是如何贯串为一个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境界的。 答案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是“梦后” 、 “酒醒”(和“梦后”是互文)、 “去年” 、 “初见”和“当时”。 “梦后”二句写眼前高楼深锁、人群冷落的景象, “落花”二句写去年无知之燕犹能双飞、有情之人反倒独立的情景, “记得”二句写过去初见之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的情景。 多个时间名词由近及远,带出了三幅深情款款的 7、画面。 表现全篇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春恨” ,即春日感旧怀人、伤离恨别的愁情。 “春恨”二字把上述三个深情款款的画面贯串成为一个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境界。 案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梦后” 、 “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 “楼台”,当是昔时朋友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这里的“梦”字,语意双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起首二句情景,非一时 9、篇了。 而晏词中的“落花”二句接“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而来,写作者倚楼所见之暮春景象。 “落花” 、 “微雨”点春, “人独立”与“燕双飞”对照,点恨。 “落花”代表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微雨”隐喻着迷离汗漫的忧愁。 双燕归来细雨中,触景伤情,使词人倍感己身之孤单落寞。 此外,诗与词在体裁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其审美风格的差异,这二句更符合词的审美要求。 好句,往往是要与全篇融合在一起的。 翁诗全首平庸, “落花”二句在其中殊不特出。 小晏把它化入词中,妙手天成,构成一凄艳绝伦的意境。 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具见词家手段。 4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两句是一个特写镜头。 请想像一下,应是怎样的镜头。 这两句词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