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4内容摘要:

外国骗子的 “ 延年之药 ” ,结果使病情恶化。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丹药的毒性发作,终于不治身亡。 享年仅五十二岁。 唐太宗的自我评价: 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 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污。 “功大过小”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⒈ 时势造英雄 —— 把历史人物置于 当时历史条件 下,进行具体分析; ⒉ 关注 个人 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 作用 ; ⒊ 实事求是, 用事实说话; ⒋ 一分为二,全面客观。 2020广东高考问答题: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 ‚ 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 请从 ‚ 时会 ‛ 与 ‚ 人力 ‛ 两个方面,分析促成 ‚ 贞观之治 ‛ 的原因。 参考答案:( 13分) 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7分) 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 6分) 长 孙 无 忌 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 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 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 ,还有 尉迟敬德、李靖、秦叔宝 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 阎立本、欧阳询。 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 杜 如 晦 程 咬 金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魏征 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 唐太宗 在 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点兵。 当时的唐制规定,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入选,但大臣封德彝却说十八岁以上高大健壮的也可以点兵,并得到唐太宗的同意。 魏征却驳回了诏令三四次,不肯签发。 唐太宗大怒,召见他质问。 魏征说: “ 您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但即位以来,仅几个月就几次失信于民,这怎么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呢。 ” 太宗听了转怒为喜: “ 过去我总以为你很固执,不懂政事,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都很切中要害,我确实是错了。 ” 太宗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赏赐给魏征一只金瓮。 鹞死怀中 ——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