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3内容摘要:
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评价 对苏联: 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粉碎西方大国 “ 祸水东引 ” 的阴谋; 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 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对德国: 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及法国的沦亡是英法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影响: 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增加了苏联对西方大国的不信任,致使了构筑集体安全的落空。 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我国史学界对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不同的观点。 1. “革命妥协”说。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 认为这个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 2. “绥靖”说。 认为:“苏联与德国缔结条约是真正的祸水西引,实行了比英法更甚的绥靖政策”。 认为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同《 慕尼黑协定 》 的区别仅仅在于,英法牺牲了捷克和自身利益,而苏联得以强行恢复了 1913年的俄罗斯帝国疆界”。 认为“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与 《 慕尼黑协定 》 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3
相关推荐
2、又知列车的前方有一辆与它行驶方向相同的货车,货车车身长 320 米,速度为每秒 17 米,小冬从甲地向乙地走,小青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立刻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 40 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 15 甲、乙二人分别从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 ,二2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 地、乙到 0 千米,那么 两地相距_千米.,8.
— 绥靖政策的顶峰 背景 : ( 1) 德国的领土要求 ( 2)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时间: 1938年 9月 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内容: 吞并 奥地利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精品课件 影响: ( 1)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气焰 ( 2)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 3) 欧洲集体安全落空 ,苏联寻求自保 . 精品课件 1)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 ,欧洲战云密布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6、计图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骑车”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4)若全年级共 1000 名学生,估计全年级步行上学的学生有多少名。 21如图, 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过 C 点的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 D,且 1)求证: 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为 3,求 长22如图,在一个 18 米高的楼顶上有一信号塔 明同学为了测量信号塔的高度,在地面的A 处测的信号塔下端
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 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 原因 越南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越南军民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越南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大力支援 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影响 ( 1)越南:越南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战争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2)美国:消耗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212如图, O 的直径, ,弦 足为 G,O 于点 B, A=30,连接 C、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D B 等边三角形CG D 的长为 13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 10 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 20 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 2倍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 x 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20 B =20 C =
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 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 原因 越南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越南军民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越南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大力支援 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11 影响 ( 1)越南:越南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战争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2) 美国:消耗美国大量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