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第4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中考考点 】 1 三国鼎立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羲之和祖冲之。 袁绍 赤壁 208 洛阳 蜀 221年 孙权 建业 280 鲜卑 北魏 北魏、东魏、西魏、 汉 请准确填写下列历史时期: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朝 东汉 隋朝 三国 南北朝 朝 东汉 东晋 隋朝 西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曹 操 孙权 荆州 益州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蒿里行 (节选) 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 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各地豪强地主、官僚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势力。 曹 刘 孙 刘 赤壁 之战 曹操军南下路线 孙权军进军路线 刘备军败退路 2、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公元 208年 赤壁(在今湖北) 长江中游 曹操大军 孙备刘权联军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 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形势 公元 266年西晋建立, 280年灭吴统一中国。 316年西晋灭亡,中国重新进入分裂对峙时期。 南北朝前期形势 南北朝后期形势 南朝 420 南朝 479 南朝 502 南朝 557 北朝 386 北朝 北朝 北朝 550 北朝 556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分裂时期的特点 : 分裂对峙;民族 3、融合 4世纪南迁移民分布图 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北方人民纷纷南迁。 给南方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技术,促进了 江南经济 的发展,奠定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据史籍记载,从东汉三国开始,我国 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 如匈奴、鲜卑、 羯、氐、羌等,不断向内地迁徙,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 民族融合时期 北魏 孝文帝 世纪,我国北方少数民族 族拓跋部建立的一个强大政权 北魏 ,统一了 流域。 北魏 孝文帝改革: 内容 意义 5 鲜卑 黄河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祖冲之 与圆周率 【 南朝 】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该成就领先世界近千年。 返回 “ 天下第一行书 ” “ 书圣 ” 4、王羲之 的 兰亭序 【 东晋 】 课堂总结 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的豪强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 还有此时北方人民的南迁和少数民族的内迁,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两者都有利于民族的融合,这些都为 隋唐 时期的大一统 奠定了基础。 【 链接中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向汉【 巩固拓展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操”是谁。 他“挟天子而令诸侯”,挟的是哪个王朝的天子。 这个天子最终被谁废掉。 答:曹操;东汉;曹丕。 问题二:根据所学知识,“天下三分”的含义是什么。 益州指当时的哪一个政权。 此政权在哪一年由谁建立。 都城是哪里。 答: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国; 221年、刘备;成都。 问 5、题三: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特点或趋势。 南北朝时哪一次著名的改革很好地适应了这一趋势。 答: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复习要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特点。 2、赤壁之战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影响。 3、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政权名称及主要统治范围 4、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鲜卑族的变化 汉族的变化 胡床 方凳 圆凳 改用汉姓 改说汉话 改穿汉服 鼓励与汉族人通婚 学习汉族官制、礼法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一、填空题 1、请准确填写下列历史时期: 三国 南 6、北朝 朝; 其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 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交战双方为 、 ,结果是。 3、北魏政权是 族建立的, 5世纪时统一了 流域。 (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 二、列举题 1、列举三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及都城 2、列举北魏汉化改革的主要措施(至少写出 4点),并写出该改革的意义。 分裂对峙 民族融合 赤壁之战 曹操大军 刘备和孙权联军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鲜卑族 黄河 孝文帝 东汉 东晋 隋朝 西晋 课堂检测: 魏:曹丕; 220年;洛阳 蜀:刘备; 221年;成都 吴:孙权; 222年;建业(南京) 【 知识运用 】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苏轼的词描写的是哪一场著名战役。 对当时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在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方面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商鞅变法;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问题三: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 他属于哪一少数民族。 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答:孝文帝;鲜卑族;改鲜卑姓为汉姓。 问题四:汉朝时,胡人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 答:匈奴;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及通婚等。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 第4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
相关推荐
法、德在欧洲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 《 非战公约 》 的签订 1928年 15国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原则 : : : 《 洛迦诺公约 》 增加法国人不安全感, 1927年7月法国总理白里安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美决定扩大为多边条约 【 学思之窗 】 通过了解 《 非战公约 》 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如何认识它的历史作用。 积极方面: ① 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②
3、是( )A、农业 B、手工业C、制造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选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 19531956 年底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故 C 不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 选项中 C 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1、 隋唐概况 【 中考考点 】 1 隋代大运河。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 隋唐科举制度。 4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5唐诗的盛行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隋 前 2070年 前 221年 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替 前 1046年 前 202年 镐京 洛邑 咸阳 长安 洛阳 公元 25年 曹丕 孙权 刘备 公元 220 280年
1、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诗人名片陈子昂(659700),字伯玉。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活动年代主要在武则天时期,比“四杰”中的王、杨还略晚一些。 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 十八岁始发愤读书,博览群书。 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 曾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相处不合。 后解职还乡,被受武三思指使的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生产工艺流程 该项目产品采用 B 级绝缘制造。 采用高分子绝缘材料及真空压力浸漆制造工艺以及采用特殊的绝缘结构,使电气绕组采用绝缘耐压及机械强度有很大提高,足以胜任马达之高速运转及抵抗变频器高频电流冲击以及电压对绝缘之破坏。 平衡质量高,震动等级为 R 级(降振级)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高,并采用专用高精度进口轴 承,可以高速运转。 强制通风散热系统,全部采用进口轴流风机超静音、高寿命,强劲风力。
1、考点 8: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八下教材第 76页 第 79页) 考点 9:中国 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 中美建交 (八下教材第 80页 第 84页) 第五单元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考 点 解 读 外交事业发展 20世纪 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20世纪 70年代 中美 中日建交 中国 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 21世纪 知识体系 奉行独立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