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1-《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导学案内容摘要:
1、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诗人名片陈子昂(659700),字伯玉。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活动年代主要在武则天时期,比“四杰”中的王、杨还略晚一些。 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 十八岁始发愤读书,博览群书。 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 曾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相处不合。 后解职还乡,被受武三思指使的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他渴望乘时代风云而大展宏图,却重蹈了具有诗人气质的慷慨之士在官场中难以逃脱的厄运,陷没于险要的政治漩涡。 有陈伯玉集。 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 ,为唐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2、。 ”二、诗词故事碎琴求名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 ”众惊问,答曰:“余善乐此者。 ”曰:“可得闻乎。 ”曰:“明日可集宣扬里。 ”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宜其留心。 ”举而碎之,以其文遍送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溢郡。 (唐诗纪事)三、文题背景这首诗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 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 3、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银烛/吐/青 ,金樽/对/绮。 烟 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 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 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 年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 提示此诗虽写离情别绪,但无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于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 朗读时,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二、悟读,诗情画境面对华筵,频频举杯,劝君更饮一杯酒;别筵将尽,离愁丛生,竟无语凝噎。 把臂送行,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远去,路也迢迢,心也遥遥,不知何处是归程。 三、品读,鉴赏评析1本诗是一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 4、别意的。 答案诗人先写离别时的华筵(室内)的人和物,再写与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的,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跟随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可用下表来显示:空间 离堂华筵(室内) 别路山川(户外) 洛阳古路(遥想)景色银烛青烟金樽绮筵明月高树长河晓天悠悠古道情感相对无言离情缠绵时光催人难舍难分悠悠离情此会何年2分析该诗的炼字艺术。 答案“银烛吐青烟” ,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金樽对绮筵” ,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之外, 5、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 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3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技巧。 答案衬托(融情于景),借树阴遮住西沉的明月,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情。 (亦可从“炼字”的角度回答,抓住“隐” 、 “没”两字来体会)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大 从军陈 6、子昂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 道, 言追六郡 雄。 雁山横代 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 上, 惟留汉将功。 注 魏大:陈子昂的朋友。 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的中段平原地区。 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 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 “六郡雄” ,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 代:代州,地名。 燕然: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以卓越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1)本诗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请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答案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遥接云中郡,与之连成一片。 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 此外,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可以看作实写,也可以看作虚写。 总之,地理位置的重要,山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作了铺垫。 (2)本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相比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一气呵成,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出征者在战场立功,抒发了御边保国的壮志豪情,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凄苦、悲切之情。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1-《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导学案
相关推荐
1、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中考考点 】 1 三国鼎立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羲之和祖冲之。 袁绍 赤壁 208 洛阳 蜀 221年 孙权 建业 280 鲜卑 北魏 北魏、东魏、西魏、 汉 请准确填写下列历史时期: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朝 东汉 隋朝 三国 南北朝 朝 东汉 东晋 隋朝 西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曹 操 孙权 荆州 益州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蒿里行 (节选)
法、德在欧洲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 《 非战公约 》 的签订 1928年 15国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原则 : : : 《 洛迦诺公约 》 增加法国人不安全感, 1927年7月法国总理白里安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美决定扩大为多边条约 【 学思之窗 】 通过了解 《 非战公约 》 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如何认识它的历史作用。 积极方面: ① 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②
3、是( )A、农业 B、手工业C、制造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选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 19531956 年底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故 C 不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 选项中 C 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生产工艺流程 该项目产品采用 B 级绝缘制造。 采用高分子绝缘材料及真空压力浸漆制造工艺以及采用特殊的绝缘结构,使电气绕组采用绝缘耐压及机械强度有很大提高,足以胜任马达之高速运转及抵抗变频器高频电流冲击以及电压对绝缘之破坏。 平衡质量高,震动等级为 R 级(降振级)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高,并采用专用高精度进口轴 承,可以高速运转。 强制通风散热系统,全部采用进口轴流风机超静音、高寿命,强劲风力。
1、考点 8: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八下教材第 76页 第 79页) 考点 9:中国 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 中美建交 (八下教材第 80页 第 84页) 第五单元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考 点 解 读 外交事业发展 20世纪 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20世纪 70年代 中美 中日建交 中国 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 21世纪 知识体系 奉行独立自主的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人名片国破家亡与个人生活经历的迅速逆转,使李清照的词比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她青少年时代生活的欢快和爱情相思的情怀,风格清丽秀雅。 其写闺阁之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为传统的恋情词吹进一股清新之风。 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 她把个人的遭遇和时代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因而更具深度和力度。 李清照词确实是“别具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