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内容摘要:

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②发表 《 波茨坦公告 》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美、苏对日本的打击和日本投降 波茨坦会议上的英美苏三国首脑 斯大林 艾德礼 杜鲁门 1945年 9月 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日本东京附近的海面进行 名称 背景 内容 意义 开罗 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三国协同对日作战 ,加速日投降 开辟第二战场 三国协同对德作战 ,加速德投降 欧洲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 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初步确立战后秩序:雅尔塔体系 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前夕 讨论战后安排问题,三国发表公告 加速日本投降巩固对德胜利 签署 《 开罗宣言 》 反法西斯力量在各战场取胜 , 加速战争进程 归纳:二战期间重要会议 阶段 战争特点 重大事件 爆发阶段 ( 19391946) 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 法西斯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态势 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 9月 1日)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939年 9月到 1940年 8月) 德国突袭北欧西欧( 1940年 5月) 敦克尔克撤退 法国败降( 1940年 6月) 不列颠之战( 1940年 7— 10月) 扩大阶段 ( 1946— 1946) 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席卷世界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 6月 22日) 莫斯科战役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 12月 7日) 太平洋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初) 转折阶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