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华盛顿会议3内容摘要:
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① 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 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 中国的山东问题 问题的由来 解决原因 《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 及附约 (主要 ) 解决 : ① 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 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 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从以上内容来看, 《 九国公约 》 的实质是什么。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上述条约的规定对谁最有利 ?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九国公约 》 美国 丧失海军优势。 受到帝国主义的宰割。 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1、拆散英日同盟; 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 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中国 : 英国 : 日本 : 利益受损 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 谁的利益受到损害。 有何表现。 英日同盟被拆散; 海军力量受遏制; 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最大受害国 ) 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讨论: 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 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 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人教版历史选修3华盛顿会议3
相关推荐
•中东新兴国家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思考 维护机构 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 威尔逊 的建议 ( 十四点原则之一 ) : 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 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 , 其目的是 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 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 19201946) 总部设在日内瓦 大会 行政院 秘书处 初建时 44个成员国 因美国没有参加 由 英法 控制 1920年 1月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政治: 杜鲁门主义 1)背景: 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 工人运动高涨,威胁西欧资产阶级的统治 2)目的: 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概况: 对西欧: 对美国: 经济: 马歇尔计划 提出, 1948年实施 4)影响: 积极:解决了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 消极:受制于美国 1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 2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猜疑的开始. 波茨坦会议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英国 美国 苏联 1945年的 7月到 8月,三巨头再次相会,但是却换了人 . 罗斯福去世了,接替他的是杜鲁门 . 杜鲁门觉得罗斯福对苏共表现得太过软弱。 波茨坦会议期间,邱吉尔输掉了大选,所以新首相艾德礼顶替了他的位子。 杜鲁门 ( Truman) 艾德礼 ( Atlee) 1945年的 7月 17日到 8月 2日,盟国在距离柏林
议的参加者: (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的顶峰)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和平”的幻觉之中。 他从慕尼黑回到伦敦,一下飞机便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这幅图画表现的正是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吹嘘慕尼黑协定的情景。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
的表现有哪些。 结合教材 P9学思之窗 : 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 ? 该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且容易造成 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 ,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 这种残酷性 ,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 , 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二 、 贞观之治 (627年 — 649年 ) 史实之 二 (时间、原因、特点 ) 172。 唐太宗时期,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乔夫和里根签署有关中程导弹的条约 国家 50年代后期 — 60年代初 60年代中期 — 70年代末 80年代 美国 孤立、反对中国 原因: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 关系正常化 原因: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关系时好时坏 原因: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苏联 苏中关系恶化 原因: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 对中国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 原因:对外扩张 同中国改善关系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