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5内容摘要:

议的参加者: (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的顶峰)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和平”的幻觉之中。 他从慕尼黑回到伦敦,一下飞机便宣称:“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这幅图画表现的正是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吹嘘慕尼黑协定的情景。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 更为重大的问题。 — 张伯伦 (英国首相 ) 慕尼黑阴谋 二、慕尼黑阴谋 —— 绥靖政策的顶峰 慕尼黑会议召开的 背景 : 慕尼黑会议的内容: 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18 慕尼黑会议的参加者: (慕尼黑阴谋) 德国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萨尔区 奥地利 了奥地利;该事件在国联竟未被提起。 1939年控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8年 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二、慕尼黑阴谋 —— 绥靖政策的顶峰 慕尼黑会议召开的 背景 : 慕尼黑会议的内容: 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20 慕尼黑阴谋的影响: ( 1)助长了法西斯德国侵略气焰,不久,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 2) 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 3)使苏联构筑集体安全防御体系的努力失败,对英法更加不信 任,为寻求自保,同德国单独签订了 《 苏德互不侵犯条例 》。 慕尼黑会议的参加者: (慕尼黑阴谋) 集体安全: 是一种以集体方式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和原 则。 它与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产生背景: 1819世纪,国际社会普遍遵循中立和孤立主义政策, 战争仅仅被看作一场参战双方之间的斗争。 20世纪科技发展使世界走向一体化,发生在地区的 冲突都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局部冲突成为全世界共同关 心的事情。 一战接近尾声时,关于集体安全的思想在国 际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国联的建立就是这一思想 的实践。 思想和原则: 提出 国际组织应普遍关注破坏和平的行为 的观点; 主张共同一致,抗击潜在侵略者等。 (苏联从 1933年起,就积极倡导建立集体安全。 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要求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就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具体体现) ( 1)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企图祸水东引,法西斯加紧 侵略扩张 ,欧洲战云密布。 ( 2)英法苏进行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谈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