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2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内容摘要:

经过: ①孙中山发表 《 讨袁宣言 》 ( 1915) ②梁启超发表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 ③ 蔡锷 等人武力讨袁 ④孙中山发表 《 第二次讨袁宣言 》 ( 1916) 结果: 袁世凯取消帝制,在忧惧中死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即忘共和,即称民贼 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 孙中山 《 讨袁宣言 》 思考( 1) “ 一人 ” 指的是谁。 为什么称他为民贼。 ( 2)如何 “ 戮此民贼 ”。 结果。 启示。 ( 3)你是如何看待 “ 以拯吾民 ” 这一结果。 ⑵ 结合材料说明,孙中山与梁启超、蔡锷在对待袁世凯及其复辟帝制的态度和认识上有何异同。 ①同: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变更国体。 ②异: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长远眼光,不因袁宣布取消帝制而停止反袁斗争;之后还要担负起监督的责任。 材料一: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 引自梁启超 《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 材料二:国人职责,惟在讨袁 —— 引自蔡锷 《 誓告国人文 》 材料三: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和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 —— 引自孙中山 《 第二次讨袁宣言 》 有人说,“护国运动胜利了”,也有人说,“护国运动失败了”,你认为呢。 请说明你的理由。 胜利理由: 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 “ 民国 ” 的国号,基本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失败理由: ①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护国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捍卫共和制的任务没有完成: 护国运动后又出现了张勋复辟和段祺瑞专权。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 《 中华民国约法 》 ,实行 A、总统制 B、 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按时间先后排列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①炮制 《 总统选举法 》② 炮制 《 中华民国约法 》③ 解散国民党 ④ 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